31.1991年到1993年PJ Harvey的《Jungle Queen》
這張《Jungle Queen》合輯收錄英國歌手PJ Harvey前兩張專輯《Dry》、《Rid Of Me》的一些製作精華,以及《4-Track Demos》專輯的demo花絮。合輯前十首是《Dry》專輯裡的歌曲demo部分,這些未被加工過的原音版內容曾隨著專輯當作限量版CD發行;並被取名為《Demonstration》。至於後半段的內容則是來自她的Peel sessions,首先是她在1992年9月率先所釋出的《Rid Of Me》專輯歌曲〈Ecstasy〉,以及她翻唱Bob Dylan的作品〈Highway 61 Revisited〉。
不過在Peel sessions裡最精華的橋段,應該是PJ Harvey在隔年三月所寫的作品;像是歌曲〈Naked Cousin〉和她翻唱Howlin’ Wolf的作品〈Wang Dang Doodle〉,目前則是以電影原聲帶等其他方式發行。但是新歌像是〈Prime And Ticking〉和〈Claudine, The Inflatable One〉,則是尚未正式發行。
32.1978年The Soft Boys的《The Day They Ate Brick》
就像上文所提到的樂團Adam And The Ants所面臨的處境,當70年代樂團The Soft Boys嘗試錄製樂團自我風格濃厚的歌曲時,卻也同樣遇到被唱片公司打入冷宮的命運!The Soft Boys當時加入的是華納唱片的分支公司Radar唱片,他們的第一張出道單曲(暫名《Heat Me Up And Tell Me You’re Happy》)因為不夠商業化,唱片公司當下決定把樂團連同單曲一併捨棄!主唱Robyn Hitchcock就曾抱怨道:「唱片公司想發行的是多數人想聽的音樂,而不是我們所擅長的音樂!」-至於樂團已經完成一半的作品,則是被放在這張非官方專輯《The Day They Ate Brick》裡。Robyn Hitchcock之後則將The Soft Boys的風格定義為「太偏向中產階級」的樂團,所以才會導致The Soft Boys的失敗。
33. 2000年到2001年Arcade Fire的《Demo 2001》
最初的Arcade Fire樂團其實是由Win Butler和Josh Deu所組成的雙人組,兩人過去在新漢普夏寄宿學校曾是同班同學;後來又陸續加入能演奏多種樂器的團員Brendan Reed以及Tim Kyle。這張demo帶主要是樂團在2001年時前往加拿大所錄製而成的,但整體的成熟度,卻比官方所發行的demo帶要來得高。像是用曼陀鈴和木管伴奏的歌曲〈In The Attic〉,以及〈Winter For A Year〉等作品其實都已經逐漸開始有現在Arcade Fire的調性。不過最讓人驚豔的作品,莫過於歌曲〈The Great Arcade Fire〉!
34.1980年Richard & Linda Thompson的《Rafferty’s Folly》
1980年,當時英國創作歌手Richard Thompson以及妻子Linda Thompson並未跟任何唱片公司簽下合約,所以專輯發行的部分還是透過音樂人Gerry Rafferty和他的音樂製作人Hugh Murphy,為夫妻倆張羅經費而來。原本專輯錄製過程中已經完成十首歌,但是最後Richard Thompson仍舊全部捨棄不用!一年半後,他和妻子,以及製作人Joe Boyd進錄音室重新錄製當中的六首歌,後來成為1982年的專輯《Shoot Out The Lights》;至於其他無緣發行的歌曲,便成為這張非官方專輯《Rafferty’s Folly》。《Rafferty’s Folly》和《Shoot Out The Lights》相比,是張優美且多樣化的作品;當中使用的樂器就包括鍵盤、Moog合成器、手風琴等。
《Rafferty’s Folly》收錄的還有改為Linda Thompson所唱的歌曲〈Wall Of Death〉和〈Don’t Renege On Our Love〉,就連她本人也相當喜愛幾首她擔任主唱的作品。Thompson夫婦在專輯的錄製過程中狀態相當輕鬆,不過作品的部分仍舊沒能和新發行的《Shoot Out The Lights》豪華組一起發行;只限於收錄在非官方專輯裡。
35.1997年到2003年The White Stripes的《The Legendary Lost Tapes》
這個由義大利樂迷所集結而成的The White Stripes的非官方專輯,收錄的範圍極廣!一路從樂團最早期的音樂素材到2003年的作品都涵蓋在裡頭;當中還收錄包括Jack White和The Muldoons的團員Brian Muldoon所組的雙人團體The Upholsterers的專輯《Makers Of High Grade Suites》當中的三首歌曲。《Makers Of High Grade Suites》最早是在2000年發行,原版的歌曲〈Apple Of My Eye〉,是典型的Jack White龐克藍調風格;其餘像是他翻唱Willie Dixon的作品〈I Ain’t Superstitious〉和Jack Starr的歌曲〈Pain (Give Me Sympathy)〉,也都是上等之作。
除此之外,《The Legendary Lost Tapes》還收錄了由Jack White所唱、Thee Jenerators在2003年所發行的歌曲〈Mystery Man〉;專輯其餘部分就是White Stripes在底特律、波士頓、墨爾本等城市的現場演唱會片段,以及Jack White在2001年時的個人演唱會橋段。例如〈Hello Operator〉的demo,以及兩首〈Seven Nation Army〉的混音與珍貴的demo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WNBYsLHPA
36. 1975年Elvis Costello的《Our Aim is True》
Elvis Costello在尚未改名並加入Stiff唱片前,他以Declan MacManus身分所組成的首支樂團Flip City,在Hope & Anchor酒吧所錄製的幾首demo帶則是被收錄在這張非官方專輯《Our Aim is True》裡。風格偏向The Band的調調,特別是他翻唱Bob Dylan的作品〈Knocking On Heaven’s Door〉、Amazing Rhythm Aces的歌曲〈Third Rate Romance〉以及Chris Kenner的〈Packin’ Up〉更是值得一聽。
此外像是歌曲〈Pay It Back〉、〈Living In Paradise〉、〈Radio Radio〉(原本歌名為〈Radio Soul〉)的最早demo帶,都有Elvis Costello特殊的鄉村藍調音樂風格;而慢歌〈Imagination Is A Powerful Deceiver〉於《My Aim Is True》再發行時也收錄其中。不過另一首最早版本的〈Please, Mister, Don’t Stop The Band〉,則是尚未出現在任何官方發行的專輯裡頭。而非官方專輯《Our Aim is True》的名稱由來,則是借用了Stiff唱片為Elvis Costello的專輯所做的宣傳口號,封面的部分也是唱片公司的原稿。
37. 1974年Nico, John Cale & Brian Eno的《Berlin, Neue National Galerie》
據聞當晚在德國的這場表演,是由John Cale擔任中提琴手和鋼琴彈奏,以及Brian Eno負責合成器的音效,雙雙為Nico的演唱做伴奏;而當Nico唱到德國國歌、以及和納粹相關而被禁唱的歌詞時,一度讓台下的德國觀眾陷入瘋狂。
不過事實上這項傳聞是錯誤的!Nico在當晚不只唱德國國歌〈Das Lied Der Deutschen〉其實還有另外9首作品。當她和John Cale正進行專輯三部曲《The Marble Index》、《Desertshore》、《The End》的表演時,從歌曲〈No One Is There〉開始時台下就響起一陣噓聲;有人甚至對著舞台上的他們大喊:「只會唱些垃圾音樂!」
不過Nico不理會台下觀眾的謾罵,仍舊繼續演唱;但也由於群眾過於鼓譟,就連一向看慣大風大浪的John Cale,也在表演〈A Child’s Christmas In Wales〉時慌亂了起來!在唱〈Das Lied Der Deutschen〉前,還不斷聽到現場觀眾大聲喊著:「表演一些真正的音樂!不要給我們一堆噪音!」-負責策畫Nico這場家鄉演唱會的Island唱片人員Richard Williams,回憶起當時表演曾說:「Eno用合成器營造出空襲式的噪音,Cale則是奮力彈著鋼琴;而Nico則開始緩緩吟唱著『Deutschland, über alles』-那種空靈的效果真的很驚人!」
38. 1968年和1970年The Who的《Obscure and Oblique》
The Who吉他手Pete Townshend的作品高產量,也讓樂團的非官方專輯不在少數。儘管有些已做為正式專輯發行,但是唯獨這張專輯《Obscure and Oblique》;收錄到Pete Townshend在1968年夏天為專輯《Tommy》所寫的罕見demo帶,以及一些1970年代樂團珍貴的現場演唱片段。
專輯《Tommy》的demo帶,有些甚至比正式版更出色;例如〈The Acid Queen〉。至於他的〈Too Much of Anything〉的demo帶和正式的樂團版本相比,要顯得超凡許多。
39.1979年The Cramps的《The Ohio Demos 1979》
當美國車庫龐克樂團The Cramps和歌手Alex Chilton,無預警的來到孟非斯錄製首張專輯《Songs The Lord Taught Us》前,他們已經率先錄好五組demo帶;並且全數被收錄在非官方專輯裡。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個兼具出色與神祕於一捲的《The Ohio Demos 1979》!
好的地方,在於這捲demo帶完整收錄主唱Lux Interior未經潤飾的歌聲,將樂團本色分揮得淋漓盡致;這從歌曲〈All Tore Up〉可聽出(後來成為歌曲〈I Can’t Hardly Stand It〉)。神秘的是,舉凡樂迷、團員一直到樂團傳記作者;對於1979年The Cramps曾在俄亥俄錄音這件事情,竟都保持懷疑的態度!唯一的線索是Lux Interior在1978年8月的一次訪談中,曾提到樂團即將前往俄亥俄州亞克朗市,並在他弟弟家的地下錄音室錄製幾首作品;聽起來還算符合樂團的作風。
40. 1993年到1994年Blur的《Parklife Deluxe Bootleg》
這個豪華4 CD裝的非官方專輯集結Blur在發行專輯《Parklife》時的一些內容,除了原本的專輯外,還包括歌曲混音、電台演唱片段、demo帶以及若干現場表演。儘管合輯中還收錄了其他專輯一些未公開的作品內容,但第三片有關專輯《Parklife》的十首未發行demo帶;則是最讓人引起興趣的部分。歌曲包括最早版本的〈To The End〉,還有Elastica主唱、Damon Albarn 當時的女友Justine Frischmann在裡面客串講了一小句法文。
當中和原版有著最大不同的作品,就是這首〈Trouble In The Message Centre〉;其歌詞和歌曲的風格都有明顯的區別。另外也收錄原版的〈One Born Every Minute〉,之後也被作為《Country House》的B面單曲發行。Blur的樂迷對於收錄了混音作品和電台演唱片段的第二張CD應該也會很感興趣!至於最後一片CD則是有著Blur在Glastonbury和Leeds等音樂祭上的完整演出。
41.1972年到2009年Leonard Cohen的《The Other Leonard Cohen Vols 1&2》
為了一解等待Leonard Cohen的新專輯之苦,樂迷在2009年決定製作Leonard Cohen的合輯;主要是收錄這位歌手從未正式發行成專輯的現場表演內容。主要分為《Rare Live Songs》、《Blossoms Of Heaven》以及《Ashes Of Hell》,當中還包括Leonard Cohen在巡迴演唱會上所表演的三首狄倫藍調風格的新歌:〈Feels So Good〉、〈Lullaby〉和〈The Darkness〉。
其他還包括Leonard Cohen在現場演出迪斯可曲風的作品〈Do I Have To Dance All Night〉,歌曲是在1976年發行;並請到Laura Branigan擔任和聲的部分。至於詩歌作品〈Puppets〉,則是在2006年某場電台演唱所錄製下來的。而Leonard Cohen所翻唱的歌曲像是貓王的〈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等,也是相當經典的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2N0cnPr1c
42. 1970年到1971年Van Morrison的《Van the Man》
1970年,歌手Van Morrison憑藉他在華納唱片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Moondance》的成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音樂人。不過他的上一張專輯《Astral Weeks》,也是張不可小覷的精緻作品!Van Morrison非常沉迷於古代蘇格蘭王國的傳說,為此他還寫了一首長達將近十幾分鐘的音樂作品〈Caledonia Soul Music〉;並在籌備專輯《His Band And The Street Choir》期間將它錄製下來。儘管舊金山的KSAN電台大肆放送〈Caledonia Soul Music〉,但最終Van Morrison仍舊未將作品收錄在專輯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6sM3SICAY
43. 1980年New Order的《Western Works》
1980年5月19日,鼓手Stephen Morris曾在Ian Curtis的自殺消息傳出後,為Joy Division做出回應:「這個世界上同時存在著生命與死亡,而我們都還確切的活著;所以會一直走下去。」-後來其餘三位團員在同年9月一起到了樂團Cabaret Voltaire在英國雪菲爾的錄音室Western Works,錄了六首新歌。一直等到2009年,有人開始在eBay網站上拍賣歌曲的錄音帶後,這些低保真未經潤飾的作品才得以曝光。
專輯收錄歌曲像是〈Dreams Never End〉、〈Truth〉、〈Ceremony〉(這首是由Stephen Morris擔任主唱);特別是這首〈Homage〉,歌詞一句「A life that is so scared」,可以聽得出Ian Curtis的自殺陰影始終在團員們心中揮之不去。Joy Division如此緊密的關係,也是使得這些作品遲遲未能正式發行的主要原因!Bernard Sumner在1981年曾表示:「我始終無法面對這項事實!Ian的死,不管是在現在或是未來,都會對我產生莫大的影響。」
44. 1979年Steely Dan的《The Last Gaucho》
1980年11月,Steely Dan樂團在經歷與唱片公司爭執、種種錄音問題後,終於發行專輯《Gaucho》;團員Donald Fagen還曾說:「寫歌難就算了,結果發現錄唱片更難!每件事情就像拔牙般一樣難熬!」
但樂團的厄運始終一直未停歇過!另一位團員Walter Becker,他的女友在同年一月因為用藥過量而過世;至於Walter Becker自己則是出了車禍。駕駛除了肇事逃逸外,Walter Becker的腿也斷了,創作的部分還是躺在醫院裡透過電話才完成。兩人在專輯製作過程中寫出不少歌曲,未被正式發行的作品例如〈Kind Spirit〉、〈The Bear〉、〈Talkin’ About My Home〉和〈Kulee Baba〉;都呈現出樂團著名的爵士搖滾實力。不過最珍貴的莫過於重新錄製的歌曲〈The Second Arrangement〉。原本是樂團在專輯《Gaucho》中的主力作品,卻因為錄音師不小心在播放歌曲時將音軌消掉而作罷!也因為樂團從來都不為作品做備份,所以非官方專輯所收錄的音樂品質難免會出現瑕疵;但《The Last Gaucho》始終是Steely Dan一張相當不錯的珍貴專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FlQRmYaXiE
45. 1983年R.E.M.的《The Elliot Mazer Demos》
1983年11月9日,R.E.M.和當時Neil Young的音樂製作人Elliot Mazer一同前往舊金山的Rhythmic錄音室,為樂團的第二張專輯《Reckoning》錄製幾首歌曲的demo帶;而大多數的作品,也都交由樂團的專輯製作人Mitch Easter在他的錄音室重新剪輯後再發行。然而最早demo版的部分,歌曲〈Harbourcoat〉以及〈Seven Chinese Brothers〉和原版相比則是有些許的不同。非官方專輯還收錄了R.E.M.翻唱Velvet Underground的作品〈Pale Blue Eyes〉,在樂曲的編排上非常出色。
至於其他歌曲像是有著陰鬱副歌片段的〈All The Right Friends〉、充分展現樂團音樂多面向的〈Skank (Marble Table)〉,以及搞怪的作品〈The Lion Sleeps Tonight〉、〈Windout〉和〈Cushy Tush〉。其中〈Cushy Tush〉是樂團寫來嘲笑衛生紙廣告的作品,從主唱Michael Stipe用他冷面笑匠的姿態唱著歌詞:「Your family deserves the best in asswipe!」;可以看出樂團幽默的另一面。
46. 1968年The Beatles的《From Kinfauns to Chaos》
Beatles四位團員們因為很少聚在一起寫歌,所以一起錄製demo的時間也是少之又少!唯一例外的是他們在結束印度瑞詩凱施修行後,累積不少創作靈感;團員們為了配合白色專輯計畫的製作,首度聚集在 George Harrison位於英國伊舍的住家Kinfauns,一起為新專輯錄了一些原音版的作品。
同樣內容,但不同名稱的Beatles非官方專輯其實很多,像《The Esher Demos》、《The Beatles Unplugged》、《Unsurpassed Demos》等都是!至於歌曲的部分像是〈I’m So Tired〉的內容說的是Beatles的公關Derek Taylor,George Harrison的歌曲〈Sour Milk Sea〉後來則是讓Jackie Lomax做完美的詮釋。John Lennon的〈Jealous Guy〉歌曲demo〈Child Of Nature〉,以及Paul McCartney的歌曲〈Junk〉、〈What’s The New Mary Jane〉也被收錄在這張非官方專輯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9wFG5BWpM
47. 1965到1970年Syd Barrett的《Magnesium Proverbs》
Pink Floyd團員Nick Mason曾向Uncut雜誌間接透露,表示未來有可能會發行有Syd Barrett所參與的Pink Floyd非官方專輯錄音。儘管樂迷私下早已不斷流傳《The Sight And Sounds Of Syd Barrett’s Pink Floyd》和《Syd’s Paintbox Collection》等非官方專輯,不過這張收錄24首歌的《Magnesium Proverbs》則是一次集結Syd Barrett的創作精華。至於現場演出的片段涵蓋地點相當廣泛,例如Pink Floyd在英國卡萊爾演唱會上所唱的〈Reaction In G〉、在哥本哈根表演的〈Stoned Alone〉;另外未正式發行的錄音室作品包括〈I’m A King Bee〉(1965年晚期錄製完成,Bob Klose也在樂團陣容內)、樂團早期作品〈Lucy Leave〉,以及他們在晚期的創作〈Vegetable Man〉和〈Scream Thy Last Screa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4-Nk4YApw
48. 1975年Television的《Double Exposure》
Television主唱Tom Verlaine當時不滿製作人Brian Eno嘗試為樂團錄製專輯時,還曾嗆聲道:「我才不管他是從錄音帶還是現場拿到音檔的;總之就是不准發行!」-而在Tom Verlaine中止專輯發行以及與貝斯手Richard Hell的合作關係前,樂團在Good Vibrations錄音室其實已經完成五首作品。
當時Tom Verlaine和吉他手Richard Lloyd、鼓手Billy Ficca已經漸漸架構出1977年專輯《Marquee Moon》的輪廓。然而Richard Hell卻在專輯錄製前,向樂團抗議他的作品包括歌曲〈Blank Generation〉等都未被採用!不過在Tom Verlaine拒絕他上演唱會舞台後,Richard Hell也意識到自己即將被退團的命運;他曾回憶道:「Tom不想轉移人們的焦點!」
而非官方專輯《Double Exposure》所收錄的同名歌曲〈Double Exposure〉,以及The 13th Floor Elevators在現場演唱的版本〈Fire Engine〉;都是Television和Richard Hell合作時期的遺珠。
49. 1999年和2000年Wilco的《Yankee Hotel Foxtrot Demos/outtakes》和《Yankee Hotel Engineer Demos》
Wilco在2001年所發行的專輯《Yankee Hotel Foxtrot》,其錄製過程中的艱辛在Sam Jones的紀錄片《I Am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裡就曾經被提到。而這兩張非官方專輯《Yankee Hotel Foxtrot Demos/outtakes》和《Yankee Hotel Engineer Demos》,則是完整紀實樂團在創作中的過程;至於專輯名稱的部分,也有人將Wilco的非官方demo帶稱為《The Basement Tapes》。
而樂團實際錄製歌曲的時間已不可考,不過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們是在Jim O’Rourke升格當專輯製作人前所完成的;從非官方專輯所收錄加長版歌曲〈Poor Places〉就能略知一二。至於另一張專輯《Yankee Hotel Engineer Demos》所收錄的歌曲,是集結一連串未被正式專輯收錄的作品;包括〈Nothing Up My Sleeve〉、〈Alone (Shakin’ Sugar)〉、〈Venus Stop The Train〉以及鋼琴抒情歌〈Rhythm〉。還有相當值得一聽的是樂團所寫帶點披頭四調調的作品〈Cars Can’t Escape〉、幽默至極的〈Corduroy Cut-Off Girl〉和他們最早用合成音效所做出來的歌曲〈Radio Cu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7V74MBNug
50. 1971年Kraftwerk的《K4》
Ralf Hütter對於Kraftwerk的前三張專輯(如果把他們在1970年以Organisation的身分所錄製的東西算進去的話,就是前四張!),曾淡淡的形容道:「它們是老舊的歷史作品!」-這個來自德國杜賽道夫的電子音樂團體,在70年代中期影響流行音樂界甚遠;而這張非官方專輯《K4》,收錄的是樂團早期帶點即興、融合德國搖滾樂和電子樂的Krautrock風格音樂。
Ralf Hütter在樂團發行完首張專輯《Kraftwerk》後,為了專心完成大學學業,便暫停一切活動。而當時尚未離團的Kraftwerk團員Florian Schneider,則將Klaus Dinger帶入樂團作為鼓手,並邀請Michael Rother入團;到了後來Klaus Dinger和Michael Rother離開後,便另組成新樂團Neu!。
而這張專輯時間超過一小時、收錄德國布萊梅電台演唱現場片段的《K4》,則是可以聽到Klaus Dinger猶如Black Sabbath風格的鼓奏,以及Michael Rother炙熱的吉他彈奏!可惜兩人未等到Ralf Hütter歸隊,便因為「個性和樂團風格不合」的問題,離開Kraftwerk。
51.1970年到1981年Captain Beefheart的《Hoboism》
幾乎所有Captain Beefheart的非官方專輯內容,包括最初的《Bat Chain Puller》專輯計畫,以及他在1978年於My Father’s Place表演的現場錄音;都已經作為正式專輯發行。儘管另一《Grow Fins》專輯盒裝組,收錄Captain Beefheart不少早期的作品和《Trout Mask Replica》專輯計畫中的歌曲;不過這張《Hoboism》,卻是有著Captain Beefheart在70年代少見的珍貴創作。像是專輯《Lick My Decals Off, Baby》當中歌曲〈Flash Gordon’s Ape〉的其他錄音版本、以及原音版的〈Sun Zoom Spark〉,和《Clear Spot》專輯的版本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他像是歌曲〈Hot Head〉、〈Ashtray Heart〉,是Captain Beefheart用來在週末夜現場節目上宣傳專輯《Doc At The Radar Station》使用,內容相當幽默有趣。
而專輯同名歌曲〈Hoboism〉,也是首難能可貴的作品!這首帶點John Lee Hooker調調的作品,是Captain Beefheart在1976年和吉他手Dennis Walley的自製錄音歌曲;他用文字遊戲的方式,即興創作出一個男子在用小刀刺死自己的妻子後,跳上貨車後所發生的故事。
52. 1976年Kate Bush的《The Cathy Demos》
Kate Bush在1976年夏天和EMI唱片公司簽約,並開始錄製她的第一張專輯《The Kick Inside》;當年才19歲的她,在籌備期間花了一年的時間過著白天跳舞、晚上在她位於倫敦的布羅克利頂樓住家寫歌的日子。這些在家錄製的作品,最後集結成這張收錄22首配有歌聲/鋼琴伴奏demo的《The Cathy Demos》專輯。當中有五首歌包括〈Violin〉、〈Hammer Horror〉等後來都出現在正式發行的專輯裡,但大多數的歌曲其實仍然未被公開過。
這些未發行的作品,像是〈Something Like A Song〉就是一首Kate Bush最早期的鋼琴抒情歌;另一首〈Organic Acid〉,則是有她的哥哥John在裡面朗誦帶點情色意味的詩集。這張非官方專輯又被亞利桑那電台KSTM稱作為《The Phoenix Demos》,最早是在80年代時被電台播放出來;完整透露出Kate Bush在尚未成名前,才華洋溢的創作面。
53.1996年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的《Call of the Cavemen》
當Nick Cave還是The Boys Next Door的一分子時,樂團在1977年8月19日於墨爾本的演唱會則是延伸出不少非官方的現場錄音專輯。不過Nick Cave曾表示部分90年代中期的錄音室作品,被棄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團員們嗑藥過度,一方面也是因為和PJ Harvey的戀情所導致;為此Nick Cave在1996年錄製專輯《The Boatman’s Call》時,他首度捨棄大量之前他所寫的歌曲。
而這些遺珠,部分成為2005年合輯《B-Sides And Raritie》的一部分;其餘的像是Nick Cave & The Bad Seeds四張專輯當中歌曲的其他錄音版本、未發行歌曲等,都被收錄在這張水準極高的非官方專輯《Call of the Cavemen》裡。歌曲像是〈Garden Duet〉、帶點低俗藍調的〈I Got Another Woman Now〉和令人驚豔的〈I Do, Dear, I Do〉等,都讓人忍不住質疑Nick Cave捨棄放在正規專輯裡的決定。
54.1972年到1973年Roxy Music的《When We Were Young》
David O’List應該算是Roxy Music樂團史裡最特別的人物!他在23歲的時候,就已經先後待過The Nice、Pink Floyd和Jethro Tull等樂團。而他在Roxy Music的時間也不長,從1971年9月到1972年1月僅5個月的時間;離開原因是由於他在個性上的剛愎自用,以及與Roxy Music鼓手Paul Thompson在演唱會舞台上起爭執。
儘管如此,David O’List的短暫停留對Roxy Music的音樂發展也深具重要性;他在樂團的角色就像是協調者,引領樂團的藝術搖滾創作能夠慢慢趨向於流行音樂。而他在Roxy Music期間的唯一錄音就是樂團在1972年為BBC 廣播DJ John Peel所錄製的Peel Session,就收錄在這張非官方錄音專輯《When We Were Young》裡頭。而等到Phil Manzanera加入Roxy Music,並和樂團一起錄製同名首張專輯時;基本上就是直接拿David O’List的作品來用。
55.1979年Bruce Springsteen的《The Ties That Bind》
當Bruce Springsteen花了三年的時間錄製完專輯《Darkness On The Edge Of Town》後(製作過程中有一半以上的歌都還放在剪輯室中,後來在2010年作為合輯《The Promise》釋出),1979年Bruce Springsteen和E-Street樂團進入位於紐約的Power Station錄音室錄製10首新歌,包括〈Hungry Heart〉、〈You Can Look〉,以及向Roy Orbison致敬的歌曲〈Cindy〉;當時專輯的名稱則是暫定為《The Ties That Bind》。這張專輯原本預定要在同年的聖誕節期間發行;不過9月時,Bruce Springsteen在紐約表演完一場反核演唱會後,他認為專輯的格局還不夠大到能發行;於是將發行計畫順延。
後來Bruce Springsteen又再度進到錄音室,將《The Ties That Bind》當中的歌曲做了一些改變;例如把歌曲〈You Can Look〉換成較柔和的旋律、把〈The Price You Pay〉的第三段主歌改掉,另外則是將〈Stolen Car〉改成較哀傷的風格;便形成今日我們所聽到的1980年專輯《The Ri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Cindr20N4
56. 1968年到1978年Led Zeppelin的《The Lost Sessions》
1982年Led Zeppelin的專輯《Coda》,是由Jimmy Page匯集樂團過去未發行的歌曲,所推出的一張專輯。不過其他被棄用的帶子,則是被製成這張多達11張CD的合輯《The Lost Sessions》。內容包括他們為了第二張專輯而翻唱美國歌手Sonny Boy Williamson的作品〈Sugar Mama〉,以及Jimmy Page和Robert Plant為了第三張專輯,跑到小村莊Bron-Yr-Aur排練長達90分鐘的片段。另外還收錄樂團的第四張專輯製作計畫,包括〈Stairway To Heaven〉的四個不同的錄音檔,以及Jimmy Page、Robert Plant在1972年的孟買搭配印度弦樂器、敲擊樂器所錄製的〈Friends〉和〈Four Sticks〉。儘管他們出自實驗性質的印度音樂計畫被束之高閣,不過兩人的努力在之後也沒有白費,轉為20年後他們的《NoQuarter》/《Unledded》錄音計畫。而Jimmy Page還將樂團在1978年5月於Clearwell Castle排演的半成品歌曲〈Fire〉重新製作,成為樂團The Firm同名專輯裡的歌曲〈Closer〉。至於〈Fire〉則是收錄在《The Lost Sessions》的第四張專輯當中。
57.1981年The Clash的《Rat Patrol from Fort Bragg》
這張由The Clash吉他手Mick Jones構思,準備做為雙專輯發行的《Rat Patrol from Fort Bragg》;原本會成為樂團延續上張專輯《Sandinista!》風格的作品,卻被Joe Strummer拒絕,導致Mick Jones原來所做的15首歌都未能拿來直接使用。之後,Glyn Johns被樂團邀來為歌曲做剪輯,並發行成專輯《Combat Rock》;像是〈Sean Flynn〉就比原版少了三分鐘。不過在《Rat Patrol from Fort Bragg》版本裡的〈Overpowered By Funk〉,輕快放縱的風格就比較近似於專輯《Sandinista!》的調調!
《Combat Rock》專輯使用了《Rat Patrol from Fort Bragg》的五首作品,但是有三首仍舊為被發行;像是歌曲〈Walk Evil Talk〉就是首長達七分多鐘的爵士風格作品、〈Kill Time〉則是首有著加勒比海搖擺風格的歌曲;至於〈The Beautiful People Are Ugly〉後來被Topper Headon改寫為歌曲〈Casablanca〉
58.1974年Little Feat的《Electrif Lycanthrope》
當《Electrif Lycanthrope》在1975年首次於Amazing Kornyphone Record唱片公司亮相時,由於整個音質、內容好到不行;一度還謠傳是團員Lowell George在幕後推動這張專輯的發行。
這張專輯是樂團為紐約WLIR電台在漢普斯德的Ultrasonic錄音室所錄製的作品,當時團員都還是原班人馬的Little Feat,其音樂生涯正值最高峰;而這張《Electrif Lycanthrope》內容更勝於他們在1977年所發行的現場雙專輯《Waiting For Columbus》。
儘管《Electrif Lycanthrope》的專輯名稱是個謎,但內容則是完整收錄《Dixie Chicken》和《Feats Don’t Fail Me Now》兩張專輯中的作品。像是由Allen Toussaint所寫的歌曲〈On Your Way Down〉後面再銜接作品〈Spanish Moon〉,呈現出紐奧良放克風格的調調。而原本只收錄9首歌的黑膠唱片,後來在發行成CD時又多增加3首樂團在Ultrasonic錄音室所錄製的歌曲。至於樂團在錄音室演唱歌曲〈Rock’n’Roll Doctor〉、〈Oh Atlanta〉的影片都能在YouTube上找到。
59.1971年到1981年The Rolling Stones的《Place Pigalle》
關於滾石樂團的非官方錄音專輯其實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四片CD裝的《The Genuine Black Box 1961-1974》;當中收錄許多樂團的錄音室作品。(假若你想聽現場的非官方錄音專輯,除了上篇所提到的《Brussels Affair》,也可以參考他們1972年在美國的《Very Ancient, Thank You Kindly》演唱會錄音專輯!)
儘管這個《Place Pigalle》不像上述所提到的盒裝組專輯收藏豐富,但主要的內容是收錄樂團在70年代於巴黎郊區的Pathé-Marconi錄音室所錄製的作品。《Place Pigalle》不僅有未發行的歌曲,同時也記載著一些歌曲的演變過程;例如這首〈Everlasting Is My Love〉。而很多1977年到1978年這段期間的作品,則是樂團為了應付Keith Richards可能會發生入獄的情況,而努力寫出來的歌曲。另外,他們所翻唱的〈You Win Again〉、〈Sweet Home Chicago〉,以及樂團在1972年的暢銷歌曲〈Waiting On A Friend〉,作品雛形也被收錄在專輯中。儘管音樂的品質參差不齊,但絕對是值得一聽的專輯!
60.1966年The Beach Boys的《Smile》
這張遺失已久的Beach Boys專輯,終於在2011年由Capitol Records正式發行!當時樂團首腦Brian Wilson在1967年未完成的音樂版圖,幸虧現代數位科技的進步;得以讓作品在睽違44年後重見天日。儘管這張專輯是參考Brian Wilson在2004年發行的專輯《Brian Wilson Presents Smile》的模式發行,不過這位音樂人已經很滿意這樣的結果-「《Smile》專輯是Beach Boys音樂的最終章;我認為他是個很棒的作品,現在推出給大眾聆聽正是時候!」他曾向Uncut雜誌這樣說到。
他們在1966年發行的專輯《Pet Sounds》,是張以交響樂為基底,扣動心弦地講述一段青澀的戀情以及人生逐漸步入成熟期的階段。《Smile》專輯一開始的名稱叫「Dumb Angel」,但到了後來就被改掉;換成內容較符合用詼諧的方式探討美國人文歷史的標題「Smile」。Brian Wilson的朋友David Anderle曾說:「Brian在當時深知幽默的重要,而且也相當沉浸在那樣的感覺裡;他很喜歡把幽默的元素放在音樂上,並嘗試將那份歡樂的感覺帶給人們。」
Brian Wilson也表示:「我們當時想試著做點與眾不同的音樂,希望能做出可以勝過《Pet Sounds》的前衛作品!」他和作詞人Van Dyke Parks將《Smile》專輯構思為從美國東部到西部的風情畫,如同電影般有著拓荒者、小酒吧、鐵路和麥浪等場景。設定完音樂背景後,Brian Wilson在1966年10月正式開始進行專輯的錄製;那時剛好是樂團暢銷單曲〈Good Vibrations〉即將發行前的一個禮拜。
正當Brian Wilson和一票來自洛杉磯的音樂人共同創作新歌,其他Beach Boys團員都還在進行樂團的第二場歐洲巡演!他當時隨興地選了10月27日這天,在日落大道上的Western錄音室進行歌曲〈Heroes And Villains〉、〈I’m In Great Shape〉的編排;團員們則是在德國的路德維西港和Peter & Gordon一起表演,並未留意到Brian Wilson這項前瞻性的舉動。
在Capitol Records唱片編號為T-2580的《Smile》專輯,原訂是在1966年12月發行。不過到了12月中旬,專輯發行日期又被順延到1967年1月;當時畫有店鋪圖案的專輯封面其實早已設計好,而且唱片公司已經為專輯印製好400,000的小冊子;不過《Smile》專輯仍舊未能在1月順利發行!而在NME雜誌於4月29日所刊登的一篇文章裡頭,當時Brian Wilson在接受Keith Altham訪問時就曾提到《Smile》專輯當中的12首歌,其實是到了最後階段才完成的。
早在同年4月26日,Brian Wilson就曾上CBS電視紀錄片《Inside Pop: The Rock Revolution》演唱專輯歌曲〈Surf’s Up〉;不過到了5月6日,樂團公關Derek Taylor則是先行向大眾表示《Smile》專輯的發行計畫已經徹底作廢。而當時Brian Wilson還正為專輯進行錄製直到5月18日,聽到消息後也在同月捨棄專輯計畫,「我們就這樣把專輯的錄製計畫取消了!當時大家嗑了藥,一時把音樂玩得太大,最終每個人都不滿意這樣的東西;所以就決定不要了!」
其實《Smile》專輯計畫在執行的過程中風波不斷,就連Brian Wilson自己在當時也沉淪毒海;並在背負極大壓力和追求完美細節的情況下,急於將30個小時的作品,剪輯成36分鐘的專輯。處於這樣的過程中,這位音樂人不僅頓時迷失掉整張專輯的大方向,讓音樂風格反倒被Beatles牽著走;還不斷受到父親Murry的指責,以及Van Dyke Parks在1967年兩度的退出專輯計畫,種種情況下讓Brian Wilson在當時對於專輯的執行計畫變得極度偏執。
到了1967年9月,Beach Boys的新專輯《Smiley Smile》正式發行;內容是將原本《Smile》專輯當中的歌曲重新錄製、刪減後,再重新推出。不過這樣的作法,卻也影響到Brian Wilson原先所設定的專輯願景。整個《Smiley Smile》的專輯錄製計畫是在1967年6月3日開始,剛好是Beatles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發行後的兩天!而隨著錄製的進行,當初Brian Wilson意圖和Beatles較勁的意味,也就跟著消失得無影無蹤。儘管《Smiley Smile》專輯有〈Good Vibrations〉、〈Heroes And Villains〉兩首暢銷作品的加持,但樂評仍舊把專輯批得一無是處!Brian Wilson對此則說:「其實那張專輯的發行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目的在!單純只是樂團希望能做張平淡的專輯-就像是有種『啊...心靈得到洗滌』的感覺。」
之後樂團在發行專輯時,也不斷從原本被捨棄掉的《Smile》專輯裡找歌放進去;像是1969年專輯《20/20》的〈Cabinessence〉、〈Our Prayer〉,1970年專輯《Sunflower》的〈Cool Cool Water〉(原本歌曲名稱為〈Love To Say DaDa〉)。至於在1971年專輯《Surf’s Up》的專輯同名歌曲,則是保留了原本在《Smile》專輯裡的編排;再讓Carl Wilson當歌曲主唱,以及其餘團員在結束時合唱的部分。
事實上,Beach Boys在1967年時的專輯銷售量並不是太好,Capitol唱片公司為了挽救他們的音樂市場;一度要求樂團緊急將《Smile》專輯完工,預定再重啟10首未發行的作品以及400,000本專輯冊的發行計畫。然而最大的問題,卻是卡在Brian Wilson無法投入《Smile》專輯製作狀態;樂團後來則是變成推出《Wild Honey》專輯,而《Smile》的專輯冊也正式宣告作廢。
接著在1972年,《Smile》的發行計畫又再度被提起。當時樂團在離開Capitol唱片公司、並和Reprise唱片簽約後,雙方的合約內容裡就提到樂團必須在1973年5月1日前,將《Smile》專輯的母帶交給唱片公司。而《Smile: The Story Of Brian Wilson’s Lost Masterpiece》的作者Domenic Priore曾說:「當Beach Boys在70年代初期嘗試想討好那些地下電台,《Smile》專輯的調性就正好符合廣播的風格!也很容易吸引那些擁載反主流文化的人。」-基於這樣的狀況下,Carl Wilson和樂團經紀人Jack Rieley,以及錄音師Stephen Desper便著手開始篩選帶子;然而在進行的過程中他們領悟到了一點,就是這張專輯若少了Brian Wilson,他們也仍然無戲可唱!於是那些demo帶又再度被束之高閣。
到了1975年夏天,NME雜誌的Nick Kent寫了一篇關於Brian Wilson的文章,內容提到許多有關這位歌手的瘋狂與天才事蹟;包括冥想帳篷和沙盒裡的鋼琴等故事。除此之外,Nick Kent也繼續挖掘更多內幕故事,包括團員之間的不合以及《Smile》專輯之謎。他進一步透露,當時吸了大麻的Brian Wilson在錄了歌曲〈Fire〉後,得知同一時間在洛杉磯當地也突然發生火災;他瞬間陷入恐慌,認為他的音樂成為了一種巫術。
但關於《Smile》專輯的神秘故事不只一樁!Nick Kent更接著提到,當時這張專輯來源稀少,大家一度因為無法在非官方錄音專輯中找到;而差點遺忘它的存在。Beach Boys文獻資料網站Bellagio 10452的站長Andrew G Doe則解釋:「第一卷開始流通的《Smile》錄音帶,要追溯到1979年到1980年左右;當時這捲帶子的流通,僅限於一些內部人士的流傳。負責撰寫樂團官方傳記的作家Byron Preiss,透過Brian Wilson的家人首先拿到《Smile》錄音帶;後來又輾轉到了收藏者的手上。過了兩到三年後,這些袋子才真正公諸於世;也就是到了1983年,《Smile》才被製作成非官方發行的黑膠唱片,並放在店裡販售。」
後來到了1985年又再度出現音質較佳的《Smile》非官方錄音內容,顯然這是由和樂團相當親近的人士所流出來的。Andrew G Doe則形容這些帶子:「是複製得相當精美的錄音帶。」到了80年代後期,《Smile》的非官方錄音內容開始轉製成CD,當中最受Beach Boys樂迷喜愛的版本,就是由日本所製作的CD!他們所做出來的專輯內容,要比Capitol唱片正式發行的版本要來得更多元;而且音質的部分也是相當出色。謠傳第一代的《Smile》錄音帶,是由Brian Wilson的專輯製作人所流出。當時這位製作人正和Brian Wilson著手進行1988年的個人專輯製作,因緣際會下拿到《Smile》錄音帶;他便悄悄複製了一份,並透過共同朋友們輾轉交到一位DJ手上。至此之後,《Smile》錄音帶就不斷地被眾人流傳下去-「《Smile》的非官方專輯從一開始的不見天日,一路到今日的無所不在!」Andrew G Doe說。
在90年代晚期,Sea Of Tunes唱片公司發行了一套Beach Boys的20 CD組高音質非官方專輯盒《Unsurpassed Masters》。而唱片公司的名字,則是出自Murry Wilson所創辦的音樂出版公司Sea Of Tunes。在這套豪華專輯盒裡,當中的第16張和第17張的CD內容,就是直接從《Smile》錄音帶複製過來的內容。
其他收錄《Smile》錄音帶的非官方專輯,還包括由德國的Picaresque唱片公司所發行的5 CD組專輯《Archaeology – The Lost Smile Sessions 1966-1967》、Wilson Records的《Heroes And Villains Sessions One & Two》,以及1993年由專門販售非官方專輯的Vigotone唱片公司所發行的雙CD《Smile》專輯。後來Vigotone又在1998年推出專輯《Heroes And Vibrations》,把歌曲〈Heroes And Villains〉和〈Good Vibrations〉的製作細節更詳盡的收錄進去;並曾計畫推出《Smile》專輯套裝組。但是唱片公司在2001年被當局查獲;在勒令停業後,發行計畫也跟著報銷。
依照bootleg業者的習慣,非官方版的《Smile》專輯都會收錄樂團暢銷歌曲〈Heroes And Villains〉、〈Good Vibrations〉、〈Surf’s Up〉、〈Cabinessence〉各種不同的版本;時而有人聲、時而只有音樂,還有就是聽起來很棒的現場版本,或是一些狀況不太好的版本。當樂迷們在聽專輯時,才意識到原來Brian Wilson已經為《Smile》寫了將近20首歌;而大家也相當熱衷去猜測歌曲的先後播放順序,以及那些作品會被放在特定專輯版本等,但可惜沒人能猜到真正的答案。唯一能確定的是,這些收錄在非官方專輯裡的音樂,某種程度上也確實達到Brian Wilson在當時對於《Smile》的期望。
至於人們初次聽到《Smile》的音樂時,是來自非官方專輯這件事情;Brian Wilson的想法又是什麼?Uncut雜誌問到他時,Brian Wilson則不安地答道:「我不知道大家聽了是否會喜歡?我的意思是,你覺得他們會喜歡嗎?」-Uncut雜誌的記者回答大家的反應都很不錯。Brian Wilson這才稍稍釋懷:「那就好!」除此之外,記者也問到Brian Wilson;是否這些非官方錄音專輯的出現,也間接造就了《Smile》專輯的音樂神話,讓樂迷在實際聽到後,有驚為天人之感?Brian Wilson則大笑道:「不會吧!」-但又接著說到:「但是我想這終究還是發生了!對吧?」
其實從80年代中期前開始,唱片公司也曾以賣弄噱頭的方式;隱隱約約透露一些《Smile》專輯當中的歌曲。例如把這些音樂放在1985年樂團的紀錄片《The Beach Boys: An American Band》裡,當中還包含歌曲〈Fire〉。還有就是在1990年,唱片公司把歌曲〈Good Vibrations〉和〈Heroes And Villains〉製作片段稍加編輯後,便拿來做為專輯《Smiley Smile/Wild Honey》附贈CD。等到後期,大家又再對Beach Boys的音樂感到興趣後,唱片公司選擇在1993年推出樂團的《Good Vibrations: Thirty Years Of The Beach Boys》5 CD盒裝組,裡面就收錄將近40分鐘的《Smile》專輯當中的音樂。最後在1998年的《Endless Harmony Soundtrack》合輯裡,樂迷終於聽到Brian Wilson和Van Dyke Parks在1966年11月為洛杉磯某廣播主持人所排演的《Smile》專輯當中的三首歌曲。
同一時間於1988年到1989年間,《Smile》也一度要被唱片公司正式發行;卻因為Capitol的高層意外將卡帶內容留了出去,導致Brian Wilson最終失去了發行的意願。到了90年代中期,Capitol宣布要推出《Pet Sounds》豪華版專輯套裝組;並附有3張《Smile》CD。然而最終計畫還是作罷!據傳是因為Mike Love不喜歡封套上的備註描寫他的方式,因此讓唱片公司內部人員決定放棄發行。
過了幾年後,身體康復的Brian Wilson在妻子Melinda的勸說下,又再度復出。他在2000年到2002年所辦的Pet Sounds巡迴演唱會,每一場幾乎都是爆滿的情況!接著在2003年到2004年的時候,他在Van Dyke Parks和音樂人Darian Sahanaja的幫忙下,著手進行專輯《Brian Wilson Presents Smile》的製作。Darian Sahanaja曾向採訪記者Lindsay Planer表示:「坦白跟妳說!Brian在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進入狀況!妳要知道,當時我們在做的東西都會讓他想到1967年的那些過往種種;對他而言,這在情感上是個很大的包袱。以至於他把作品全都捨棄掉了!那些東西對他來說確實太沉重了。」
等到2004年9月《Brian Wilson Presents Smile》一推出後,便受到外界許多好評。而早在7個月前,Brian Wilson就已經在倫敦皇家節日廳做了Smile的首場表演;倫敦標準晚報還把這場復出表演,比喻為是「李爾王的捲土重來」。
儘管《Smile》專輯被吵得如此沸沸揚揚,仍舊很少人會希望原本的1966年到1967年的錄音能再度被正式發行。不過Al Jardine在2011年2月時卻不小心說溜嘴,表示《Smile》專輯就像是Beach Boys樂迷們的聖杯,他很開心看到專輯終於要發行了!直接證實唱片公司的正式發行。
縱使Brian Wilson之前改變主意不讓專輯發行,卻也抵不過最後的結果!之後《Smile》專輯在發行時間上依舊一波三折,從7月12日、8月9日一直到10月4日;最終還能正式發行真的算是奇蹟!研究流行音樂領域的權威作家Domenic Priore就曾說:「當《Smile》專輯不再被提起後,場面變得有點難看!每位團員們在1967年的時候都顯得相當難過。但我至始至終相信發行的日子一定會來到,因為《Smile》專輯裡的音樂,好到足以克服萬難!」
不過在《Smile》專輯正式發行後,先別太早認定過去的那些非官方錄音唱片已經過時了-至少收藏者們並不這麼想!Bellagio 10452網站站長Andrew G Doe就說:「非官方唱片還是會佔有一席之地!大家會看著《Smile》專輯套裝組然後比較:『正式專輯裡的〈Cabin Essence〉少了那最棒的30秒;或是套裝組少了1967年Capitol唱片發行的促銷專輯-諸如此類的評語!』-非官方錄音唱片永遠不會顯得多餘,因為總是有一些未發行的素材等待被發掘;得已讓這個相關產業能一直繼續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XbYa_yuA
文:Ami.W
資料&圖來源:Uncut/a.v.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