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演進,CBGB 變成了機場餐廳,現在幾乎每兩周就會有個小型音樂祭。在獨立音樂發展至今,有個嚴重的問題逐漸延燒 :小型展演空間生存越來越困難。目前英國音樂產業正在面臨這個問題,雖然倫敦市政府已經組織特別工作小組,來解決展演空間逐漸變少的問題,但是短期之內還沒有看到結果。
是誰殺了小型展演空間 ?
雖然倫敦展演空間特別工作小組採取了許多方法,像是補助小型展演空間、或者是積極的保存現有場地。不過小型展演市場似乎是回不去了,從 2007 年開始倫敦展演空間就減少了 35 % 。有些樂團從一開始就選擇在網路上發表作品,或者是舉辦線上演唱會。原本小型展演空間是屬於一個音樂實驗的場地,有些老牌樂團如果要嘗試新的曲風時會選擇小型場地舉辦 「秘密演唱會」,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一開始就把作品擺到網路上接受大眾的 「公審」。
所以…. 是網路殺死了小型展演空間嗎?
講到小型展演空間,大家第一個印象是甚麼? 是與樂團的零距離舞台互動、還是髒髒亂亂的廁所? 是排隊等進場的興奮感、還是煩惱結束之後怎樣回家? 2015 年澳洲的 Adelaide 已經關掉了六家有現場演出的夜店,Adelaide 在 2004 年被聯合國評比為 「創意城市」,每到星期五晚上,整個城市充滿了喜愛音樂的民眾以及各種尋找新刺激的文化工作者。但是經過了十年之後 Adelaide 成為了澳洲失業率第二高的城市,人們不再追求新的創意,取而代之的是生存的壓力。
「我幹嘛擠在那邊看表演。」
對於現在年輕族群,或許這是一個最大的心理障礙。雖然 Ed Sheeran 還是會在小型展演場地舉辦表演,是那種小到沒有後臺然後他都要在廁所換衣服的場地。不過因為 Youtube 有轉播,許多人寧願在家裡看著盯著小小的螢幕,卻不願意進擠進那個現場。這個也是現在展演場地所面臨的窘境 :有名的樂團一票難求觀眾甚至願意買線上轉播的門票,但是平常名不見經傳的小樂團卻完全沒有票房。這點讓展演空間營運上出現了困難,只能在平日賣些食物或飲料來支持展演空間的經營。
但是,線上直播能取代掉現場演出嗎?
近年來因為硬體上的發展,線上直播門檻越來越低,這也讓新的樂團會選擇在線上發表自己的作品。不過現場表演的反應、感染力還是無可取代的,在票房萎縮以及觀眾習慣改變這兩個因素之下,開展演空間的經營者只能做許多副業來支持自己的表演空間。小型展演空間就像是個夕陽產業,只能努力做好自己,讓更多人可以在這邊留下點回憶,然後祈禱房東不要漲房租。
文/ Hammer
資料來源: BBC、Altpress、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