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音樂新聞 2015年新聞 【RoxyRocker 人物訪談】IMPO 唱片行 — 楊傑格

【RoxyRocker 人物訪談】IMPO 唱片行 — 楊傑格

3649
0

 

楊傑格 Jagger

你還記得你以前拿到唱片的興奮感嗎?從外包裝到歌詞本都仔細的翻閱,小心翼翼的將CD放進播放器認真聆聽,最後還要輕手輕腳的把心愛的專輯收在你整理乾淨的收納櫃裡。隨著時代變遷,人們聽音樂的管道不再只有唱片,數位化音樂因為快速、方便,站上了新興世代的主流,而那些被遺忘的實體唱片呢?今天位於台北公館的搖滾唱片行「Impo」老闆 — 楊傑格,將帶領大家進入那個被遺忘的隧道,回想起我們的美好年代!


 

接觸音樂的契機
楊傑格從小受姊姊影響,在 70 年代時就接觸了許多音樂,在當時,沒有所謂的主流或非主流音樂,流行的音樂就是搖滾樂,也因此影響他最多的正是搖滾樂,不外乎像是 Beatles、Velvet Underground、Joy Division、Television 等 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經典樂團,搖滾樂一路伴隨著他成長。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他進到台灣指標性的唱片行 Tower Records 工作,慢慢的學習經營音樂的商品,一路做到擔任台灣區域經理,不斷的開拓他的全球音樂視野,獲益良多。後來陸續進了滾石唱片、法雅客,也都是負責國外廠牌的音樂,累積了不少唱片經營的專業知識。

楊傑格說起他的音樂小故事

Impo 的誕生
在 2002 年 Tower Records 退出台灣後,唱片業逐漸蕭條,不願放棄的他運用本身的專業,一口氣在台北開了四家「Impo」。只是好景不常,2003年後,唱片行不敵數位音樂勢力,一家一家的倒下,最後僅存的公館店,由楊傑格獨立經營了 13 年。「現在的環境真的是不行啊,但是我捨不得關。」哪怕只是為了一個顧客訂的唱片,他都願意想辦法延續唱片行的生命。歷經過唱片的風光時代,對於現今唱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衰退,他苦笑:「現在的環境有太多音樂以外的誘惑了,整個消費習慣與對音樂的重視度與當年是大相逕庭。」

唱片行 Impo

台灣音樂環境
楊傑格首先以日本音樂環境為例分析:「以日本市場來說,整個音樂環境包括樂團、Live house、練團室的數量不勝枚舉,整個音樂產業才有蓬勃發展的可能,你看日本現在還有 Tower!」至於台灣的音樂環境,他認為缺乏機會:「台灣的音樂環境不是『小眾』,是『微眾』,主流音樂都無法伸展拳腳,何況是非主流音樂,數量不夠,也沒有人願意支持音樂產業,對於現在想要發展的樂團真的困難重重。」他笑著說自己比較悲觀,但能從他的言談裡感受到他的擔憂。另外,他也表示台灣的音樂產業逐漸淪於娛樂,欠缺音樂性,應該要重新審視音樂的價值。

楊傑格 in Impo

《20世紀搖滾世界》及《搖滾天堂》撰寫契機
在唱片行度過了大半輩子的他,因為常介紹音樂給客人,讓他興起了整理資料出書的念頭,後來也相繼發行了《20世紀搖滾世界》及《搖滾天堂》兩本書籍。《20 世紀搖滾世界》用 222 張專輯詳細的介紹曲風的歷史;而《搖滾天堂》則是以唱片發行年代排列,敘述過去 50 年已故的偉大音樂人的故事及 101 張改變歷史的專輯。

《搖滾天堂》

 

《20世紀搖滾世界》

楊傑格雖對於目前的台灣音樂環境感到落寞,但不難看出他對於音樂及唱片還是想要堅持下去。走過唱片的興衰時期,也讓他格外珍惜現在的小小音樂天地 Impo。未來大家將有機會在 RoxyRocker 上看到 楊傑格 Jagger 的文章,請各位拭目以待!

目前唱片行除了CD與黑膠,也有販售周邊商品喔!



楊傑格 文章連結:

搖滾唱片101之59 1988 Sonic Youth “Daydream Nation”
搖滾天堂 50位天堂藝人的故事 48. Kurt Cobain
20世紀搖滾世界 – 十五、電子音樂與後搖滾 PART1


 

文 / Jhen
相片 / Krist
採訪 / RoxyRocker 採訪團隊

Previous articleSteve Aoki 替 Toyota 子品牌 Scion 汽車站台
Next article【搖滾客 封面人物】Troy 趙竹涵
Roxy Rocker 是在台灣,致力推廣搖滾音樂文化的推手, 隸屬1982年起經營搖滾音樂場景的 ROXY 系列音樂酒吧. 2012年五月五日創建 roxyrocker.com 搖滾新聞華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