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各類排行 搖滾還是電子音樂?11 位曾加入搖滾樂團的 DJ (下)

搖滾還是電子音樂?11 位曾加入搖滾樂團的 DJ (下)

2587
0

前篇:《搖滾還是電子音樂?11 位曾加入搖滾樂團的 DJ (上)

Rusko

延續上篇的五位 DJ,下篇將會繼續揭露六位 DJ 他們在成為傑出的電子音樂人之前,是玩著截然不同的音樂。

 

6. Borgore

Borgore

這位來自以色列的 DJ – Borgore,可以說是一位奇葩,他除了擁有自己的廠牌「Buygore」之外,他還是 Dubstep 雙人組「Alphamale Primates」的其中一員,同時,他更是以色列死亡金屬團「Shabira」的前任鼓手。

他將自己的風格正名為「Gorestep」,除了常常使用三重鼓奏之外,也被金屬樂影響至深,有些歌曲堪比恐怖電影。他曾在青木史提夫( Steve Aoki )的 Dim Mak Records、Spinnin’ Records 以及 Sumerian Records 這些廠牌底下發行作品,Borgore 也和瘋狂的麥莉席拉( Miley Cyrus )私交甚篤,Miley Cyrus 曾經在他的單曲〈Decisions〉當中獻唱。

2014年,Borgore 與知名品牌 Electric Family 合作聯名手環,賣出的金額全部捐給乳癌防治協會,藉此以呼籲女性「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Shabira〈Scorn〉:

https://youtu.be/3Od_cVKsaFU

 

 

7. Big Chocolate

Big Chocolate

來自美國的知名 DJ、身兼影音部落格經營者的 Big Chocolate,本名為 Cameron Argon。1990 年出生,目前25歲,曾經在死亡金屬樂團「Burning the Masses」擔任主唱;另外,他還組成「Disfiguring the Goddess (毀容女神)」,Big Chocolate 為此計畫中的唯一成員,在這個計畫當中 Big Chocolate 製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同時在此時期也增進了他製作音樂以及混音的技巧。

Disfiguring The Goddess〈Daughter Of Depths〉:

 

 

8. Bassnectar

Bassnectar

外表一副玩著史詩金屬音樂的這位電音人士來自美國,他是頭髮非常糾結且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此種髮型的 DJ – Bassnectar。

Bassnectar 自己就曾經說過,受到 Metal 金屬樂以及搖滾影響至深,他非常喜歡 Metallica、Megadeth 以及 Nirvana 等等樂團。可以從他多首有名的單曲〈Pennywise Tribute〉或者〈Boomerang〉當中聽出其樂風深受影響的表現,他結合了金屬與龐克,並使用大量的低音貝斯,有些歌曲都很有 Iron Maiden 的感覺。

Lorin’s High School Band〈Pale Existence〉:

 

 

9. Rusko

Rusko

1985 年出生的 Rusko,是英國一位專門玩 Dubstep 的 DJ/producer,畢業於利茲音樂學院 (Leeds College of Music) 並主修音樂表演 ( Music Performance )。在此期間,他加入過許多廠牌,2013 年,他加入了 Skrillex 的唱片公司 Owsla;但 Rusko 較不為人知的是他深諳吉他、薩克斯風以及鋼琴等樂器。

Rusko〈Somebody To Love〉:

 

 

10.「Modestep」的 Nick Tsang

Nick Tsang

Nick Tsang 從年輕時就開始了他的音樂之路,強大如他在十歲時就第一次舉辦個人的鋼琴獨奏會;2004 年接觸到現代音樂,2006 年加入流行搖滾樂團「Go:Audio」。

Go:Audio 與 Modestep 也稍微有些許異曲同工之妙,Go:Audio 也是搖滾與電音的揉合,有樂器之外還加上合成器,融入了電音的元素,只是 Go:Audio 比較著重在 Pop rock 上,在這個樂團的鼎盛時期,甚至還被全英音樂獎 (Kerrang! Awards) 提名。2010 年組成的 Modestep,則是將 Dubstep 融合搖滾,Nick Tsang 也在當中擔任主要吉他手之位,雖然 Nick Tsang 今年就已經離開了Modestep,但他的吉他在樂界可是非常受人推崇的。

Go:Audio〈She Left Me〉:

https://youtu.be/DBvRXi53bAs

 

 

11. Skrillex

Skrillex

最後的壓軸,當然不能不提到當今電音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Skrillex!

本名 Sonny John Moore 的他,出生於美國洛杉磯,2004 年加入了搖滾團體「From First To last」,在團體當中擔任主唱、鍵盤以及吉他手,根本可以說是能者多勞、一人身兼多職,也在這個時期培養了他強大的音樂涵養。Skrillex 也為了這個樂團製作了兩張錄音室專輯,直至 2007 年才離開了樂團,2009 年後開始他的電音創作生涯。

大家也可以從他在樂團時的風格隱隱約約聽到後來的 Skrillex,不管是搖滾抑或是電音,Skrillex 的音樂當中都散發著強悍的氣味,也具有他獨步的個人魅力。

From First To last〈Note To Self〉:


關於電子音樂的歷史,我個人最喜歡的說法是由 1970 年德國的電音團體 Kraftwerk 作為電音開始起飛的推手,可能有人會覺得 70 年代前就有了,但卻不可否認 Kraftwerk 為電子音樂流行化的推動者。當然,電音比起其他樂風的歷史或許相對來說短了許多,但卻因為如此,電音才更能夠擁有豐富的變化。

當今的電子音樂能單純地只使用一種風格的人少之又少,而雜揉混用的多,我們已經無法用單純一種風格涵蓋這些 DJ 的音樂,且電子音樂的蓬勃發展,如雨後春筍般地子分類層出不窮,幾乎追不上它發展的腳步。

在享受電子音樂、合成器所製造出的聲響時,感受電子音樂所帶來的科技感,但能在裏頭聽到一點吉他的 riff、放克 ( Funk )的反拍跳躍感,或者結合 R&B 的銷魂靈魂人聲、一些 hip-hop 充滿律動的節奏,就似乎能深深感到這些音樂本是同源,就算隨著時間的推移演進,也無法脫離其中。

 

文/Sophie
資料 & 圖片來源:EDM.com/DJ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