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企劃專文 90's to Eternity 【90’s to Eternity】《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90’s to Eternity】《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2104
0

RoxyRocker 專欄 - [90's to Eternity]
RoxyRocker 專欄 – [90’s to Eternity]
自從有了【90’s to Eternity】這個專欄後,我們接獲不少讀者的回應,許多回應都是告訴我們哪一張專輯是他以前非常愛、百聽不厭的專輯,其中哪首歌曲更是感動了他;說真的,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大最大的讚美。【90’s to Eternity】的目的就是要喚起人們對於這些經典的記憶,當然,讓新一輩的搖滾客認識老經典也是目的之一。

【90’s to Eternity】的撰寫上,我們只抱持一個信念,那就是:

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看,我們就會一直寫下去。


AutomaticPeople

R.E.M.《Automatic For The People》(1992, Warner Bros.)

我相信「R.E.M.」這個名字所有聽音樂或是玩音樂的人一定都不陌生,因為「R.E.M.」的出現開創了搖滾樂嶄新的面貌,甚至我們可以說,「R.E.M.」一手敲開了「另類搖滾( Alternative Rock )」的大門,將搖滾原本的形式徹底打破,並且讓各種音樂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

也許,「另類搖滾」並不完全是「R.E.M.」所發明的,但「R.E.M.」絕對是「另類搖滾」最早也最原始的開創者之一。我們在之前的《Siamese Dream》裡提過「另類搖滾」興盛的年代大約是八零末期、九零初期,如果要更簡單的講,「就是涅槃樂團( Nirvana )崛起的年代」。那個時空背景之下,大家厭倦了老八零的流行音樂,無論是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 )、瑪丹娜( Madonna )等人,那些流行音樂的浮濫,讓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失去了興趣,他們在等待一顆炸彈沖刷掉音樂市場裡頭的陳腐;他們的等待成真了,「涅槃樂團」降臨了。然而若說「涅槃樂團」是顆引爆市場的強力炸彈,那麼「R.E.M.」便是這顆炸彈的引線;沒有「R.E.M.」就不會有之後的「涅槃樂團」、「珍珠果醬( Pearl Jam )」、「音園( Soundgarden )」、「束縛艾利斯( Alice In Chains )」。回歸到到這些所謂「油漬搖滾( Grunge )」、「另類搖滾」的源頭,我們勢必會遇到「R.E.M.」。

「新浪潮」音樂巨擘 – 皇帝艾維斯( Elvis Costello )

在所謂「後龐克( Post Punk )」時期的尾聲,搖滾樂正在積極的轉型;原本的「後龐克」、「新浪潮( New Wave )」漸漸地開始氾濫,搖滾樂這對於創新非常貪婪的怪物,正在醞釀一陣新的風暴。「R.E.M.」便是將上個世代的音樂銜接到「另類搖滾」的樞紐。「R.E.M.」沿襲了「後龐克」、「新浪潮」的精髓,在音樂上加入了許多六零年代復古的流行旋律(有時會使用十二弦吉他演奏),並且於樂曲的行進上,他們嘗試了較為嘈雜的音樂結構;這樣讓人聽起來既熟悉又陌生的音樂,正是「另類搖滾」的前奏(另外也有人稱「R.E.M.」為「Jangle Pop」,但這部分的翻譯國內似乎還沒有統一,我個人偏好翻譯為「喧鬧流行樂」)。

很粗略地介紹完「R.E.M.」,我想我們還是盡快進入今天的主題:《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是「R.E.M.」第八章錄音室專輯,同時也是他們登上世界頂峰的專輯之一(另一張便是 1991 年的《Out Of Time》)。1982 年發行第一張 EP《Chronic Town》後,歷經十年的淬鍊,「R.E.M.」總算在「另類搖滾」與「大眾」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R.E.M.:(左起) 比爾貝瑞( Bill Berry )、麥可史戴普( Michael Stipe )、麥克米爾斯( Mike Mills )、彼得巴克( Peter Buck )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有兩點很特別的地方:大量的「Acoustic」,以及麥可史戴普並未參與原始錄音。首先,你在《Automatic For The People》裏頭會發現 R.E.M. 運用了非常多的木吉他聲響,屏除掉原本的電吉他,他們嘗試在聲音上還原最純粹的音色,從第一首〈Drive〉開始便是一連串的優美空心吉他撥奏,而之後的曲目也大多使用 Acoustic 的形式,還有許多弦樂的伴奏。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錄製過程也很有趣,一開始是由比爾貝瑞、麥克米爾斯和彼得巴克他們三個進行新專輯的詞曲創作,在為期幾個禮拜的錄音室排練與創作後,他們三人開始嘗試不同的樂器,曼陀鈴、風琴、鋼琴等,都被納入他們的考量。在這段期間內,麥可史戴普因為不明的原因並沒有參與排練或是創作,但在比爾貝瑞、麥克米爾斯和彼得巴克他們三個進行到一個段落後,將高達三十首歌的 Demo 帶寄給了麥可史戴普。最後麥可史戴普跟他們一起選了十二首歌曲,重新編曲與安排了不同的樂句結構後,在 1992 年的 3 月 30 號進到錄音室開始錄音。

主唱 – 麥可史戴普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製作原本是打算要塑造一張比《Out Of Time》更加激烈、快速的搖滾專輯,但是吉他手彼得巴克表示在《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創作過程裡他們發現少了鼓讓他們有較多的靈感,因此,《Automatic For The People》成了一張緩慢且優美的專輯。樂評人保羅伊凡斯便這樣描述《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在意識的鑽研上超越以往的專輯,充滿比以前更加悲傷但也更加的有巧思,典雅與深沉黑暗的氣息彼此交織,建構了非常複雜的美感。

比起《Out Of Time》的流行氣味,《Automatic For The People》回到了 R.E.M. 以往探討的主題:死亡與失落。然而《Automatic For The People》在音樂的層疊上面更加豐富與壯闊,並且也比以往帶有更強烈的「多愁善感」;開頭第一首歌曲〈Drive〉麥可史戴普便挑明地唱著:

嘿,孩子,搖滾啊
沒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麼做的,寶貝

在〈Everybody Hurts〉裡麥可史戴普唱到:

別放棄你自己
因為所有人都會哭泣
大家在某些時候也是會心痛的

R.E.M. 的歌曲充滿了非常深沉的自溺情緒,在解讀歌詞上往往聽眾很難去體會,而旋律以及樂曲的結構形式也是非常的深沉,像是第五首的〈New Orleans Instrumental No. 1〉沒有任何人聲,完全就是一首純樂器的演奏曲目;名曲〈Nightswimming〉的創作背景連團員自己都眾說紛紜,麥可史戴普自己就有兩個版本,貝斯手麥克米爾斯也有自己的版本。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Automatic For The People》增添了非常多的神秘性,歌詞裡的許多大小事情也被歌迷們不斷拿來與社會事件、樂團自身事件做比對;彼得巴克便曾向 Melody Maker 表示 R.E.M. 所有歌曲的解讀上,大家可以自由發揮,「你可以把我們的歌曲放在任何層面去探討,你喜歡怎麼樣解讀他都可以。(略)歌詞對我來說是最無關緊要的東西,我往往都是看重旋律性,像我自己就非常喜歡 Ride,我常常在洗碗的時候聽 Ride 的歌並且跟著哼,我非常喜歡他們;除非有人逼我去搞懂歌詞,不然我通常都不是那麼在意人家在唱甚麼。」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是 R.E.M. 經歷商業上巨大成功後的深沉作品,他們揮別了原本滿載的高速搖滾概念,回到自己內心對於音樂的真實感受,運用木吉他以及其他不插電的樂器進行內心情緒的呈現,並且在歌曲裡不斷鋪陳各種情感,比起前一張《Out Of Time》,《Automatic For The People》帶給大家的是非常內在的 R.E.M.。

講完專輯的製作背景與特色,《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音樂性也是搖滾史上不容忽視的巨作:

Drive〉的開場以小調吉他的陰暗感揭開這張專輯的神秘面紗,不斷的回音形式也替〈Drive〉增加了明顯的獨特性,在歌曲進行到接近一半時,電吉他的聲響像是春雷一樣炸開,磅礡的弦樂伴奏也在這個時候加進來,塑造了 R.E.M. 特立獨行的音樂風格;

Try Not To Breath〉前奏輕鬆自在的節奏樂器帶出些許神秘的氛圍,接著木吉他的刷扣導引出麥可史戴普的歌聲,〈Try Not To Breath〉的柔美音樂形式伴隨著輕鬆自在的節奏樂器在背景裡不斷沙沙作響,這首歌曲勾勒了 R.E.M. 自己內心的掙扎;

Everybody Hurts〉則是以優美的旋律輕輕地拉開序幕,麥可史戴普的歌聲在裡頭也非常地親切,配合著兩把吉他(一木一電)的交織,R.E.M. 的成員們將這首歌曲塑造成一個無垠的空間漩渦,不斷重複的樂曲形式讓人不知不覺地被旋律深深的拉進去,沒有任何的間奏、過門,〈Everybody Hurts〉像是一韻到底般的詩篇,留下深邃的夢境讓人沉醉;

New Orleans Instrumental No. 1〉則是完完全全的演奏曲目,延續了〈Everybody Hurts〉的餘韻,把情緒的深沉感進一步加強,迷幻的聲響搭配上低迷的鼓聲,以及如幽魂般的弦類樂器,〈New Orleans Instrumental No. 1〉給聽眾一種「失去空間與時間感」的錯覺;

Monty Got a Raw Deal〉一開頭便給大家異國風味很重的旋律,曼陀鈴、風琴的演奏帶給人完全不同於傳統搖滾樂的聽覺驚喜,然而小鼓的聲響卻又讓你意識到這正是「Alternative Rock」的精髓之一,將帶有民俗風味的樂器運用在搖滾樂上;

Ignoreland〉是《Automatic For The People》整張專輯裡唯一一首重節奏、有點典型老八零重金屬搖滾風格的歌曲,電吉他在這首歌曲裡終於有機會來一下嘶吼和囂張;

Nightswimming〉開頭像是錄音室裡的小小剪輯片段,接著馬上以鋼琴敲出這首歌曲令人驚豔不已的前奏,也在九零年代的搖滾史上留下了一筆傳奇。〈Nightswimming〉雖然沒有強勁的搖滾爆炸性風格,但是它卻是一首非常「內心」的歌曲,R.E.M. 以簡單的鋼琴搭配上弦樂,在歌曲後段甚至出現了雙簧管的伴奏,這些不插電的樂器比起電吉他、電貝斯,更能將聽眾的情緒牽引到 R.E.M. 的情感漩渦裡,讓人每次聆聽都有不同的感觸;

Find The River〉作為《Automatic For The People》的結尾有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Find The River〉其實也可以算是 R.E.M. 的名作之一,它甚至被部分樂評封為《Automatic For The People》裡頭最美的歌曲;在樂器和諧的搭配之下,各種不同的樂器彼此緊密的聯繫著。然而,〈Find The River〉在製作上其實麥克米爾斯故意和比爾貝瑞約好不要聽對方談甚麼,講好固定的小節以及大概的結構就好,麥克米爾斯表示:「我們之前在《Reckoning》裡那首〈Harborcoat〉裡就這樣玩過一次,這一次我們決定再來試試看。就是我們不要刻意去配合對方在演奏的東西,我們各自彈各自想玩的東西,看看拚在一起會怎樣;沒想到做出來的效果意外的好。我做出來的東西比較深沉、焦慮,情緒起伏很大,而比爾做出來的東西比較像是柔美的環境音樂,全然不同的兩種風格搭配起來卻非常的優美。」這樣無巧不巧、類似「Jam」的拼貼卻意外成就了這首〈Find The River〉。


R.E.M. 在「另類搖滾」上為後世樂團奠基,因為 R.E.M. 的存在,日後才會有那些樂團的大放異彩;在九零年代的初期,《Out Of Time》與《Automatic For The People》這樣顛覆搖滾形象與架構的兩張專輯徹底衝擊了舊有的搖滾市場,讓所有人知道「搖滾可以這樣玩」。當 2004 年「拱廊之火( Arcade Fire )」的那張《Funeral》融入電吉他、電貝斯以外的樂器驚艷樂壇時,很多人都忘記了 R.E.M. 早在十二年前便把曼陀鈴、雙簧管、大提琴等樂器完美的穿插在搖滾樂裡。

時過境遷,當所謂的「獨立搖滾( Indie Rock )」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來時,當我們沉浸在每天都有新樂團一夕爆紅的年代時,我們很容易忘記 R.E.M. 似乎早在將近二十年前就把很多未來樂團可能會玩的東西都玩遍了。

去年,主唱麥可史戴普表示 R.E.M. 絕對不會重組,不禁讓我聯想到許多世界上有名的藝術家往往都是如此求新求變,不斷的向前邁進、突破各種窠臼,而也唯有這樣的藝術家始能攀上高峰,如同鮑布狄倫近年的演唱會不再唱六七零年代的歌曲一樣,這些近乎先知的藝術家們總是遠遠把我們拋在後頭,當我們始終沉浸在他們經典的樂曲裡時,他們早就揚長而去,去追尋與探索音樂的各種可能性。

然而,R.E.M. 終究是在時代的洪流中挺立著,直到今天,《Automatic For The People》還是被奉為「另類搖滾」的經典作品;我相信在往後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Automatic For The People》始終會在搖滾史上閃耀著。

 

R.E.M. – Everybody Hurts

 

文/Vincent

圖片來源:ApsaraMusic/MTV/Billboard

 

延伸閱讀:

【90’s to Eternity】《Significant Other》

【90’s to Eternity】《Blue Lines》

【90’s to Eternity】《Americana》 

【90’s to Eternity】《III》 

 

 

do

ROXY 官方 LINE 帳號 : 

歡迎瀏覽 ROXY 2020 新建音樂網站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