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支持與厚愛,【90’s to Eternity】將進入第六篇,同時也是第六張九零年代的專輯介紹。
之前我們介紹了英式搖滾( Brit-rock )、瞪鞋( Shoegazing )、斯卡龐克( Ska-punk )、饒舌金屬( Rap-metal )以及「Big Beat」等多種樂風,是的,九零年代便是這麼的多元豐富以及令人屏息以待。
今後,【90’s to Eternity】還會介紹更多好專輯給所有人,如果你曾聽過,那麼請跟著我們一起回憶;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那衷心希望你可以從這之中發掘你所愛的。
Smashing Pumpkins《Siamese Dream》(1993, Virgin)
在九零年代饒舌取得天下之前,曾經有一個人以隻手遮天的姿態迫使饒舌稱霸天下的計畫得「再等一會兒」(詳見這裡 ),這個人便是帶領了「油漬搖滾( Grunge,又稱垃圾搖滾、西雅圖之聲)」風潮、率領著「涅槃( Nirvana )」的「科特柯本( Kurt Cobain)」。
不知道是甚麼原因,又或者我們該說原因有太多了,在九零年代的前半,「科特柯本」幾乎就是「油漬搖滾」的代名詞,他一個人的光環幾乎逼得其他樂團睜不開眼睛,像是「珍珠果醬( Pearl Jam )」、「音園( Soundgarden )」、「束縛艾利斯( Alice In Chains )」、「石廟嚮導( Stone Temple Pilot )」,當然,還有今天的主角「非凡人物( Smashing Pumpkins )」。
然而,在時代的巨輪碾壓之下,曾有過掙扎的必然留下可辨識的痕跡。「非凡人物」的《Siamese Dream》代表了「油漬搖滾」最輝煌的一段往事,同時也標誌著樂團的頂點;或許有人會說《Mellon Collie and the Infinite Sadness》才是「非凡人物」的經典專輯,所有「非凡人物」為人所熟知的歌曲幾乎都是來自《Mellon Collie and the Infinite Sadness》,例如:〈1979〉、〈Tonight, Tonight〉、〈Zero〉、〈Muzzle〉、〈We Only Come Out at Night〉,曲曲經典、首首動聽;在銷量上《Mellon Collie and the Infinite Sadness》更是賣出超過一千萬張。不過有趣的是,《Siamese Dream》雖然只賣出了四百多萬張,但是在 2003 年 RollingStone 的「500 張永世最佳專輯( 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 )」裡頭,風光地拿下第 362 名。

《Siamese Dream》的創作背景充滿了苦難以及不為人知的辛酸,但同時也造就了搖滾界一個天才的誕生,那就是主唱比利寇根。在 1991 年《Gish》發行後,「非凡人物」首次嘗到成功的滋味,《Gish》的銷售量超過了一百萬張,樂界也開始注意到「非凡人物」,更有許多人把「非凡人物」比喻為「下一個涅槃樂團( next Nirvana )」。在這樣的盛名與巨大成功之下,原本是無名小卒的人往往會因為突然其來的財富或是名聲而迷失;鼓手吉米張伯倫不幸染上毒癮,終日沉迷在毒海裡不可自拔;吉他手井葉吉伸與貝斯手達希的戀情告吹,兩人緊張的關係,惡化了樂團之間的和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主唱比利寇根相信自己是唯一能肩負起樂團使命的人,但是他卻不是樂團中唯一正常的人,因為當時的他患有輕度憂鬱症,時常有自殺的傾向,另外他也經歷了創作低潮,原本許多信手捻來的靈感彷彿在瞬間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非凡人物」經歷的第一個瓶頸卻也是他們生涯一個最重要的轉捩點;比利寇根開始把自己關在錄音室裡寫曲譜詞,他廢寢忘食的在錄音室裡工作,即使因為超時的工作導致他神經衰弱,必須去見醫生,他還是又回到錄音室裡頭繼續埋首工作。比利寇根像是著魔一樣的在寫歌、創作,因為那時候的他知道自己的極限不會是《Gish》這張專輯,他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有很多東西等待被發掘。即使樂團分崩離析,但是比利寇根並沒有遺棄團員,也沒有想要自暴自棄,他艱苦地面對自己的心魔(心理疾病與自殺傾向),嘗試各種元素的結合,把自己的心路歷程譜成一章又一章的詩篇,在《Siamese Dream》裡嶄露無遺,尤其是那首〈Disarm〉,我們可以感受到比利寇根近乎要崩潰的心理狀態,他不斷唱到:
我心裡的兇手也是你心裡的兇手
我將這微笑送給你
我心裡的兇手也是你心裡的兇手
我將這微笑送給你
我心裡的兇手也是你心裡的兇手
我將這微笑送給你
我心裡的兇手也是你心裡的兇手
我將這微笑送給你
最後,於 1993 年,《Siamese Dream》在比利寇根接近崩潰邊緣的最後一刻誕生了,比利寇根一個人包辦了《Siamese Dream》裡所有的詞曲創作(〈Soma〉、〈Mayonaise〉這兩首歌是由比利寇根與井葉吉伸共同創作),他完成了一張震古鑠今的專輯,也讓他的名字在搖滾界注定名留青史的被世人所永記。他克服了樂團的低潮,成功地將「非凡人物」帶到頂點,他突破了世人給他的框架,超越了所謂的「下一個涅槃樂團」,走出了別人替他畫的界線,他在音樂的領域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應許之地」。
《Siamese Dream》標誌了「非凡人物」的頂點,同時也成就了比利寇根驚人的創作才華,無論是在旋律的安排或是在歌曲的鋪陳上,《Siamese Dream》都是一張上乘之作,足以在許多經典的排行裡穩占一席之地。「非凡人物」雖然沒有極端的政治傾向,也沒有出人意表的政治、社會運動,但是他們的《Siamese Dream》卻可以成為影響整個世代的一張專輯,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油漬搖滾狂潮下的另一條路
文章一開始我們提到許多「油漬搖滾」的傳奇樂團,他們在九零年代可以說是「狠狠地幹了一票」,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那個時代之下,「油漬搖滾」的那種音樂不僅震撼了年輕人,更是替音樂圈豐富的歷史再添一筆。包含了龐克、重金屬的另類搖滾風格,「油漬搖滾」開創了不同於以往的搖滾,它型塑了年輕世代的焦慮感,但它同時也使年輕人取得了「獨特」的氣質,因為「油漬搖滾」不同於主流、不同於老搖滾,它不同於任何舊的東西,它夠新、夠不一樣、夠別出心裁。「油漬搖滾」延續了「Me Generation」那種個人主義至上的風氣,年輕人穿著向「油漬搖滾」看齊,套上破破的小直筒牛仔褲,腳踩一雙髒兮兮的帆布鞋(一定要 Chuck Taylor 的),這樣的打扮與頹靡破敗的氣質,特別能展現出「我與別人不一樣」。

在九零年代,從西雅圖這邊引爆的「油漬狂潮」襲捲了一整個世代,貫穿了九零的許多年輕族群;「非凡人物」便是這班列車的受惠者之一。
「非凡人物」的音樂一樣有「油漬搖滾」那種「爆炸感」,一首歌曲情緒起伏極大,前一秒還是能轟破耳膜的吉他音牆,下一秒馬上進到柔美的撥弦;這些東西「非凡人物」都有,也因為他們也有這樣的味道,所以大家很容易把「非凡人物」歸類為「油漬搖滾」。的確,我們不能去否認「非凡人物」是具有很重的「油漬搖滾」味,但同時,他們卻又不是「那麼油漬搖滾」。
「非凡人物」在他們的音樂裡融入了油漬搖滾、瞪鞋( Shoegazing )、夢幻流行( Dream-Pop )、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 )、重金屬( Heavy Metal )等元素;這樣的融合,不僅使他們搭上了「油漬狂潮」的列車,更讓他們藉由這輛列車,得以向世人展現他們(其實是比利寇根)的音樂才華凌駕於這之上;要說「另類搖滾」,我認為「非凡人物」再「另類」不過了。
2. 比利寇根內心世界的獨特魅力
前面我們提到,這張專輯幾乎是比利寇根憑一己之力完成的;在這樣的一張專輯裡,加上他神經衰弱到想自殺,我認為很多的歌曲橋段都是他內心世界的寫照,無論嘈雜的、柔美的、迷幻的,甚至是爆炸性的,這些都是比利寇根在人生一大難關時的心路歷程。
譬如在〈Hummer〉這首歌裡一開始就充滿詭異且獨特的電子聲響;或是像〈Soma〉歌曲到一半時突然的吉他破音將整首歌曲炸開;又或者是〈Silverfuck〉間奏的部分像是掉到黑洞中一樣,比利寇根不斷地呢喃;〈Today〉的歌詞更顯示出他內心仍然是有積極與懷有希望的一面:
今天是
今天是
今天是
最棒的日子
從這首歌可以推測比利寇根對於「明天」這個概念在當時是極其模糊的,他一直認為他所擁有的只有「今天」,把握每一個今天是他當時唯一能做的事情。
在《Siamese Dream》裡頭,你能聽到每一首歌不同的情緒,忽快忽慢、上上下下,有時沉溺在自我無盡的痛苦裡,有時卻又把自己的憤怒或是焦躁的情緒一次拋出來,更有些時候你感覺到比利寇根他的創作思緒已經抽離了軀殼,飛到無垠的太空裡頭漂浮與遊蕩;這些不管是憂鬱、悲傷、雀躍、憤怒、奇想、天馬行空,都是比利寇根費盡了力氣所掙扎出的精華,也因為這些把想像幻化成具體可聽的聲響,《Siamese Dream》需要每個人仔細聆聽,在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每一刻噪音背後,你都可以感受到比利寇根如何在音樂裡燃燒他的靈魂供你品嘗。
3. 另類音樂的興起
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期,4AD、I.R.S.、ORG、Epic、Geffen、Hopeless,一些小的獨立廠牌開始嶄露頭角,每個小廠牌逐漸培養起自己的死忠聽眾、自己的專屬樂團;觀眾也開始厭倦了充滿大男人主義式浪漫的搖滾樂、流行樂市場的口水歌。這些小廠牌試著找出風格迥異於當今流行市場或是搖滾樂界的樂團,透過地方性的表演、廣播電台,以地區性的行銷方式打出知名度。
這樣的另類搖滾,無巧不巧的在九零年代湊上年輕族群的喜好,「Alternative Rock」也在大約這個時期開始由美國各地開始蔓延感染,不同區域不同廠牌不同特色,整個搖滾樂界開始呈現繽紛與多元的氣象。搖滾,不再有既定的框架和型式。「非凡人物」在這波「另類搖滾」的風潮中雖然不是一個獨領風騷的樂團,但是他們也因為樂風的多元融合而受到年輕族群與各方樂評的關注,並且嘗試把「油漬搖滾」剛強的性質刻畫地時而輕柔、時而迷幻,在原本已經是屬於「另類」的風格裡,讓音樂更為「獨特」。
我個人認為「非凡人物」打從一開始或多或少有一點想要「成為下一個油漬搖滾天團」的想法,但當《Gish》取得不錯的成績之後,比利寇根似乎想要在音樂上有所突破,他似乎也不願意被人們視為「另一個涅槃樂團」,因此他把《Siamese Dream》的高度往上拉了許多,把原本不斷被大家歸類成「油漬搖滾」的「非凡人物」直接提到「另類搖滾」的版圖。
在這塊未知的領域上,比利寇根大膽的嘗試各種樂器的運用、樂風的交織,他不但不會拘泥於油漬搖滾的框架,他連搖滾的框架都不屑一顧。

在《Siamese Dream》的音樂性上面能大寫特寫的東西太多了:
首先開場曲〈Cherub Rock〉在一連串快速的清脆鼓聲與吉他清爽的刷奏之後,馬上轉變進入為迎面襲來的厚實音牆,配上比利寇根間歇性的陰柔嘶吼,還有井葉的優美吉他獨奏,這個開場曲替《Siamese Dream》譜出了一個滿分的序章;
〈Quiet〉一開頭則充滿強勁的金屬風味,但是樂風並不全然的是金屬貫穿到底,還帶有些許前衛搖滾的情懷在裡面;
〈Today〉這首萬眾矚目而且也是「非凡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那前奏柔美的像詩一樣,正當你沉浸在這詩篇裡時,一堵強勁的音牆瞬間把你擊飛,但旋即又讓你在空中回到詩篇裡頭浸淫,然而音牆再一次襲來之時,你開始搞不清楚這首詩的韻腳是怎麼下的。隨著比利寇根柔美的歌聲與那聽一次就忘不掉的旋律,你也漸漸認同:「是的,『今天』是最棒的日子」;
〈Hummer〉以一連串嘈雜的電子訊號作為開場,接著蜿蜒的吉他聲溜入,毫不意外的,「非凡人物式的和弦襲擊」又再一次上演,穿梭在歌曲的不同段落裡頭,讓你時而徬徨、時而驚喜於那音牆所塑造的迷幻氛圍,好像破碎的情緒在吉他破音裡被揉成一團,混雜在一起,間奏時的輕柔撥弦把你往下帶到心靈深處的迴圈裡頭;
〈Disarm〉則是我個人在這張專輯裡最喜歡的一首歌,開場時那氣勢磅礡、像是電影配樂的聲響在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便深深被吸引,接著比利寇根的情感在這首歌裡徹底流露,將他內心的無助以及掙扎全都表露無遺,讓你在這首歌中一窺他創作時的心境,複雜、焦慮、徬徨、無助,但是這一連串的過程卻像是莎士比亞最浪漫的情詩一樣,在你的血管與神經裡蔓延;
〈Soma〉先以低迴不已的歌曲行進方式把你帶入比利寇根與井葉伸吉的奇想世界裡,長達六分四十秒的歌曲前半部非常非常的輕柔,但在中間時開始轉為昂然的氣象,一個接近一秒鐘的停頓之後,那堵音牆又來了,這一次狠狠的、毫不留情地把你撞暈、撞昏,讓你瞬間飄忽在空蕩蕩的黑暗裡頭;
〈Spaceboy〉以木吉他的獨奏作為開場,配上比利寇根的清唱,兩者交互的輝映,替這首歌曲奠下了非常美好的起頭,歌曲裡頭配有大量的弦樂,增添了些許淒美的意象;
〈Sweet Sweet〉則有一股很老派的氣味,短短一分三十八秒的歌曲,卻真的很甜美,井葉伸吉的吉他非常到位地製造出這樣「sweet」的感覺;
最後一首歌曲〈Luna〉略帶憂鬱的起頭,像是某個下雨天你人在咖啡廳裏頭往窗外望,看著雨滴落下打在地面上、窗戶上的每個瞬間,你懷念起某個曾經深深愛過的人,井葉伸吉那交疊的吉他聲,似乎在替你疊起一層又一層的深厚思念,帶有慵懶氣質的旋律鋪陳、比利寇根溫柔嬌媚的歌聲不斷撩動你的心弦,你隨著歌詞在腦海裡一遍又一遍唱著:
我深深地愛上你了
我深深地愛上你了
我深深地愛上你了
我深深地愛上你了
這首歌曲做為《Siamese Dream》的結尾,實在是太美了,美的令人心碎也令人悸動,在歌曲過後,那吉他迴盪的聲響仍然不絕於耳,環繞在你內心深處某個遺憾、某個曾有過的心碎美好。
《Siamese Dream》是一張怎麼樣的專輯?你能感受到嗎?它實在不能算是「油漬搖滾」,它甚至不能被好好的歸類到任何一種樂風,除了「另類搖滾」以外。
《Siamese Dream》對我來說是九零年代最「美」的人事物之一,它總讓我懷念起國中自己獨自一人在家裡聽時,那種驚訝於音樂多元與豐富的回憶。它伴隨著我一路從國二到今天,整整十五個年頭;我蠻後悔我居然從來沒有好好描繪它有多美,直到今天。
如果你問我「九零年代你最愛的是哪張專輯?」,我的答案可能是 Rancid 的《…And Out Come The Wolve》或是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的《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但如果你問我「九零年代你覺得最美的專輯是哪一張?」,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Siamese Dream》」。
The Smashing Pumpkins – Luna
文/Vincent
圖片來源:Slantmagazine/AmcnetWorks/Blogspot
延伸閱讀:
【90’s to Eternity】《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90’s to Eternity】《Niandra Lades and Usually Just a T-shirt》
【90’s to Eternity】《The Fat of The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