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 或許發明了改變世界的 Ipod ,但是他在家裡還是聽著他蒐藏的黑膠。
Poppy Crum,Dolby 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身兼史丹佛大學 CCRMA 教授,解釋說數位音樂的規格對我們的聽到音樂的情感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對於真正喜愛或欣賞的音樂附帶著對於音樂的知識。」他指出三個因素創造出一個真正聆聽音樂的經驗 : 重複的撥放,重新思考音樂以及了解其中的涵義。這也可以是一小段音樂不斷的試聽產生的效果,不過他也認為目前聆聽音樂的習慣可能會影響到我們聆聽音樂時回饋到我們情感思想的負面作用。他認為聽完整首歌對於我們的情感發展會遠大於我們只聽片段。雖然片段的音樂可以帶來各式各樣的享受和趣味可以提高我們的滿足感和情緒,不過那是一種快速而粗糙的體驗,人們會忽略掉一些音樂所想要帶給人的訊息。根據 Spotify 的研究,我們大概只有 50 % 的歌才會真正地聽到結尾,而且大部分的歌都不會維持注意力大久。這意味著歌曲跟我們之間的感情連結越來越薄弱, 甚至失去了真正 “聆聽音樂” 的經驗。
黑膠唱片似乎變成了一種對音樂的信仰,彷彿它才能夠表現音樂一樣。事實上,這是另一個現在數位音樂還難以達到的目標,在未來也是。回到 Jobs 的觀點,他那個時候覺得聽數位音樂時聲音會有空洞的感覺,這是目前所盛行的 MP3 檔案規格的一個特色。因為他可以將原始音檔壓縮到原本的 9% 檔案大小,而其中音檔中損失的片段是交由程式判斷自動補足這些空洞,讓音樂聽起來比較平順而不至於扭曲。不過在這種運算之下會讓你的大腦需花些時間去理解音樂在表達什麼,甚至讓音樂廳起來只是一個單純的聲響。
然後現在音樂還有一個令人厭倦的理由是對於動態的壓縮,關於壓縮可以先看一下 A Visual History of Loudness 的設計師 Christopher Clark 所設計的圖示來表示。
Bob Ludwig 是一名專輯母帶製作的工程師,他說現在音樂的高度壓縮也是讓人失去對聽完整張專輯的興趣。「當你聽完高度壓縮的音樂之下你會感覺精神非常疲勞,你可能喜歡這個音樂,不過你不會想回頭聽第二遍。」而研究報告也顯示數位音樂的質量的確會影響到人腦情感上的回饋,DTS 的學生目前做了一個實驗將聽眾分為兩組,一組聽 Spotfy 默認的選項 96 kbps 格式,另一組聽 256 kbps 格式。然後測量他們的腦波反應,發現 256 kbps 的音樂在記憶區的反應比 96 kbps 多了 14 %,而且情感區的反應多了多了 66 %,而這只是 96 kbps 和 246 kbps 的比較,而黑膠唱片保守估計他的質量可達 1000 kbps 以上,這樣你了解黑膠唱片的價值了嗎?
最後一個要討論的就是從最一開始的數位時代就在爭論的 : CD 音質跟黑膠的音質到底哪個比較好? 這個問題非常的有趣,因為現代專輯製作大部分都已經數位化了,而有些黑膠則是使用數位檔案為音源壓制成黑膠唱片。這兩者的差異到底如何呢 ? 或許這已經是所謂數位與類比的信仰問題了。
文/ Hammer
圖片 & 資料來源: Mic ,Pitchfork ,soundand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