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企劃專文 藍調簡史題外話(五):從泥巴小鬼,到「芝加哥藍調之父」(V)

藍調簡史題外話(五):從泥巴小鬼,到「芝加哥藍調之父」(V)

1638
0

前情提要:《藍調簡史題外話(五):從泥巴小鬼,到「芝加哥藍調之父」(IV)

Muddy+Waters++Howlin+Wolf+howlinvsmuddy
芝加哥藍調雙雄 : Howlin’ Wolf & Muddy Waters

 

Eric Clapton、Muddy Waters & Johnny Winters

1958 年的時候,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才 16 歲,披頭四甚至還沒成軍;
1958 年的時候,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才剛剛以五美金買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支吉他;
1958 年的時候,米克傑格(Mick Jagger)才十五歲,還在念高中;
1958 年的時候,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探索者 1 號(Explorer 1)」;
1958 年的時候,被後世稱為「流行之王(King Of Pop)」的麥可傑克森才剛剛誕生;
1958 年的時候,巴西以「5 : 2」打敗瑞典,第一次拿下足球的世界盃冠軍;
1958 年的時候,穆帝華特斯遠從美國來到了英國,以他高超的電吉他技巧和那獨一無二的律動感,在短時間內征服了英國樂界;我們所熟知的「吉他之神」艾力克萊普頓,對穆帝華特斯更是佩服地五體投地。

一切的高潮似乎在 1958 年之後終結了,除了在 1960 年代,穆帝因為參加了新港爵士音樂節(Newport Jazz Festival)而灌錄他人生的第一張現場專輯《At Newport 1960》以外,他似乎江河日下,最後甚至被切斯唱片當作一個過氣的藍調樂手來對待。

Muddy Waters & The Rolling Stones

明明 50 年代時,穆帝還唱出了〈Mannish Boy〉、〈Trouble No More〉、〈Hoochie Coochie Man〉、〈I’m Ready〉等歌曲,怎麼會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逐漸被淡忘甚至逐漸遠離了主流樂界?

其實答案很明顯:貓王( Elvis Presley )的出現、搖滾( Rock n’ Roll )的出現

歌迷的耳朵在某個層面上是很難取悅的,有了藍調還不夠,在大城市裡唱著三角洲風格的藍調( Delta Blues )會被譏笑說:「老兄,現在沒有人在採棉花了啦,來點新的會不會啊?」;當藍調樂手換上了電吉他,開始加入較強的節奏時,「節奏藍調( R&B )」於焉誕生,但沒過多久又被嫌棄,因為搖滾樂正在世界上叛逆且肆無忌憚地翻騰。

搖滾的出現,壓垮一大票藍調樂手。

Little Richard,早期搖滾樂的重要人物

曾經,藍調是一整個世代為之瘋狂的音樂,它曾經在那個時期獨領風騷,它把南方黑人的故事還有辛酸全都揭露給世人;它來到大城市,它適應了那裏的繁華與嘈雜,它被接上了電,從此跳躍舞動著,它越來越大聲、越來越瘋狂,終於,當有一天走到一個極致的時候,它蛻變了,又或者我們該說它產下了一個有它靈魂與精髓的孩子,「搖滾樂」。

這段令人不勝唏噓的話,也剛好是穆帝華特斯的寫照,他來到芝加哥闖蕩,他把他的藍調帶去英國,他把藍調昇華,但他卻因此而漸漸地遠離主流圈,甚至在著名的 Woodstock 他都排不上主角,只能被當成是「順便受邀」的一位吉他手/歌手。

整個 60 年代,他有點被切斯唱片當作像是「錄音歌手」一樣,被找去與許多搖滾樂團合作,這邊錄一點那邊錄一點;但他並非沒有發行任何專輯,還是有的。我個人最喜歡的藍調專輯《Folk Singer》便是在 1964 年發行的。1960 – 1970 年之間,他陸續發行了超過十張專輯,可惜沒有一張能紮紮實實的打進排行榜裡稱雄稱王。

這裡是谷底了嗎?不,穆帝華特斯在搖滾的年代之後遇到另一個影響人類的世代:嬉皮(hippie)的世代。

花朵、大麻、做愛不作戰,民謠歌手、鮑布狄倫(Bob Dylan),年輕人要的是這些,藍調!?那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了。

在這樣時代之下,穆帝華特斯並沒有附和主流市場,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轉行當搖滾樂手,在 1981 年出版的《Deep Blues》這本由羅伯特帕默(Robert Palmer)所著的書裡,穆帝這樣說道:「大家都以為我的藍調很簡單、很容易就可以彈奏,他們都錯了。你去問問那些跟我合作過的樂手,他們絕對會說:『穆帝的藍調是全世界最難演奏的』,原因很簡單,我經歷過那樣的生活,我才寫得出那樣的歌。

這段話看在我眼裡是多麼的蒼涼與孤寂,他經歷了許多事件、許多哀愁、許多繁華與許多人生的特別時刻才造就了這樣的他;曾經在芝加哥呼風喚雨的他如今卻漸漸遭人遺忘。

從 1969 年的十月開始,厄運接踵而來,先是切斯唱片的李歐納德切斯毫無預警地將切斯唱片賣給「General Recorded Tape Corporation」,且李歐納德切斯在這項交易後沒多久就因為心臟病發而過世;長期與穆帝合作的奧提斯史潘(Otis Spann)死於肺癌。

Johnny Winter, Bob Margolin & Muddy Waters

當然,還有 1969 年那場車禍。當時在田納西州,穆帝的座車與對向車道的車相撞,穆帝的司機當場死亡,而他本人則斷了三根肋骨、骨盆碎裂、背部嚴重扭傷。

曾經的「芝加哥藍調之父」似乎晚景淒涼,過著不算壞但也談不上好的生活,跟當時的披頭四、滾石、艾力克萊普頓比起來,穆帝華特斯可說是相對落魄。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人玩笑,在你以為跌到谷底時,無盡的深淵還黑的很;在你覺得已經不在乎時,情況又突然好轉了;命運就是這樣的捉摸不定、令人難以想像也根本無從準備起。

1973 年,穆帝華特斯的太太 – 潔內娃( Geneva )也死於癌症,但同年,他在佛羅里達遇到了一位年僅「19 歲」的女人 – 瑪娃珍布魯克絲( Marva Jean Brooks ),這名年輕貌美的女性,成了穆帝華特斯的老婆( 60 歲娶 19 歲的,嗯…好樣的穆帝華特斯! ),而在這場婚禮上,擔任伴郎的不是別人,正是「吉他之神 – 艾力克萊普頓」。也大約是這個時候開始,穆帝華特斯的演藝事業逐漸回春。

首先提及一下,前面的敘述並不代表穆帝華特斯乏人問津或是完全被遺忘,而是相對於40 – 50 年代,他被搖滾以及民謠取代地很迅速,但是在藍調界他仍然是一個重量級人物。讀者不妨想像一下,現在這些炫目的特效電影,《鋼鐵人》、《復仇者聯盟》很賣座、很屌、很酷、票房高的嚇人,但是在電影圈裡頭不是只有這些電影,還有許多老牌的藝術片導演仍然在精進自己的功力,持續以舊時代的精華在電影圈子裡貫徹自己的信念,穆帝華特斯正是這樣的人。

要說穆帝的回春,應該要談到前一陣子剛過世的強尼溫特斯( Johnny Winters )。他們倆人在 1976 年製作了一張專輯,於 1977 年發行,該專輯為《Hard Again》,同時也是穆帝因唱片合約糾紛而轉投「Blue Sky Records」的第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的錄音陣容是穆帝華特斯心中最理想的陣容之一:

吉他手:鮑勃馬哥林(Bob Margolin)
鋼琴手:潘托普柏金斯(Pinetop Perkins)
鼓手:威利”大眼仔”史密斯(Willie “Big Eyes” Smith)
口琴手:詹姆士柯頓(James Cotton)
貝斯手:查爾斯卡密士(Charles Calmese)

《Hard Again》也讓穆帝摘下了第四座葛萊美「Best Ethnic or Traditional Folk Recording」獎,而強尼溫特斯在《Hard Again》之後,另外包辦了三張穆帝華特斯的專輯,分別是《I’m Ready》、《King Bee》、《Muddy “Mississippi” Waters – Live》,而《I’m Ready》與《Muddy “Mississippi” Waters – Live》分別在 1978 與 1979 年又各摘下一座葛萊美「Best Ethnic or Traditional Folk Recording」獎,也就是說,穆帝華特斯從 1977 年到 1979 年連續三年都拿下了葛萊美「Best Ethnic or Traditional Folk Recording」的獎座,「芝加哥藍調之父」實至名歸。

在沉寂了許久之後,穆帝華特斯因為強尼溫特斯的引薦,東山再起,讓世人見識到「芝加哥藍調之父」的音樂是何等的高超與深具意涵。

1983 年的 4 月 30 號,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穆帝華特斯當時已高齡七十歲,那天晚上他早早便上床睡覺,穿好睡衣,睡前可能還喝了杯溫牛奶,四月的芝加哥仍然帶有一絲絲涼意。他緊緊地蓋好被子,想著之後的錄音,想著這一生藍調帶給他甚麼意義,想著想著,他沉沉地睡去。

大家都沒有想到,這一睡,穆帝華特斯便永遠地沉睡了。

穆帝華特斯的音樂影響了藍調、節奏藍調、搖滾樂、民謠、爵士,甚至是鄉村音樂,AC/DC 便坦承他們的經典名曲〈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歌名是來自於穆帝華特斯的〈You Shook Me〉;齊柏林飛船的〈Whole Lotta Love〉靈感,也是來自於穆帝華特斯的〈You Need Love〉;還有太多太多的傳奇樂團都因為穆帝華特斯的歌曲而受到啟發、受到影響。

算一算,穆帝華特斯過世至今也差不多 30 年了,然而時代中所留下的殘響至今依然在許多人耳邊迴盪,我就是其中之一;1964 年他與巴弟蓋、威利迪克森所錄製的那張《Folk Singer》讓我總是愛不釋手,聽了上百上千遍依然聽不膩,我常常在想或許穆帝華特斯的音樂真的能穿越時空,在五十年後的今天依然讓我深深的擁抱著。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覺得明明只是第一次聽卻感覺在很久以前曾經聆聽過,就像遇到完美的情人,你們明明才在一起短短的時日,你卻感覺你認識了對方一輩子;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感受到你一直以來的寂寞其實是可以有共鳴的,就像一直以來你總是一個人聽音樂,卻有一天遇到了一個願意陪你一起買實體唱片的伴侶一樣的產生共鳴;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在每個夜裡像是被另一半深深擁抱著那樣的被理解,彷彿彼此之間的心意交流盡在不言中;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一遍又一遍地聽,就像是你一次又一次地注視著你的愛人,永遠不會膩,在你眼裡對方永遠是如此美麗;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可以遙想他經歷過甚麼,然說給你聽,就像是你有滿腹因某種寂寞而累積的情感,終於有了傾訴的對象一樣;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總在聆聽時希望有一個可以握緊你心靈的人在身旁,你們可以在旋律中交融、在吉他聲響裡渴望彼此;
他的音樂有種特別的感覺,讓你想要去了解他、想要去挖掘的音樂裡種種情感背後的故事,就像是你想要去透徹了解另一半的每項感受;
如果沒有聽到穆帝華特斯,我不會如此深著愛藍調,也不會遇到屬於「我的藍調」,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這個泥巴小鬼、這個「芝加哥藍調之父」,因為他,我們音樂才如此深刻、豐富與多元,也因為穆帝華特斯,我才有辦法把我十幾年以來的音樂感受與「我的藍調」分享。

穆帝華特斯的藍調,是我一切關於藍調的起點,即使許多在台灣的人或許較為推崇羅伯特強森,但在我心裡,我永遠把穆帝華特斯擺在第一。

 

Muddy Waters – You Shook Me

 

穆帝華特斯的故事到此完結了,下一次我希望能將正史《藍調簡史:苦難中淬煉的低吟》Part 6 寫出來,也謝謝你願意看到這裡。

 

文/Vincent

圖片來源:morrisonhotelgallery.com/slantmagazine.com/theselvedgeyard/bluesguitar.expert/thehowardtheatre.com/amazonaws.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