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企劃專文 藍調簡史題外話(五):從泥巴小鬼,到「芝加哥藍調之父」(I)

藍調簡史題外話(五):從泥巴小鬼,到「芝加哥藍調之父」(I)

1806
0
穆帝華特斯 (Muddy Waters)

他的奶奶叫他「泥巴小子」,而我們稱他為「芝加哥藍調之父」

 

muddy-waters
穆帝華特斯的誕生地,以撒奎恩納郡

當名滿天下的披頭四遠渡重洋來到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是美國本土搖滾遭受大英帝國威脅最強烈的時期,夾帶著英國人高貴的氣質、豐沛的情感,以及披頭四那四個年輕人帥氣青澀的模樣。據說,當天來美國的披頭四使得機場擠得水洩不通,不僅大批的記者,更有著滿山滿谷的樂迷、粉絲、迷妹,當記者開始問他們問題時,披頭四也一一親切的回答,有一名記者突然問了個有趣的問題,他問道:「請問你們到了美國,最希望見到誰呢?」,原本大家的期望都是「貓王」之類的主流藝人,想不到保羅麥卡尼居然回了一個大家當場愣在原地的答案,他回答:「我想見一見穆帝華特斯!」所有人都傻住了,每個記者都交頭接耳的問:「幹,誰啊?」「穆甚麼?」「他講的是英文嗎?」

那麼,我來問問各位:「你知道誰是穆帝華特斯嗎?」

他來頭真的不小,拿下七屆葛萊美的「Best Ethnic or Traditional Folk Recording」、生涯有四首歌被選入「500 Songs That Shaped Rock and Roll」、1980 年被提名進入「Blues Foundation Hall of Fame」、1987 年被提名進入「搖滾名人堂 (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1992 年獲「葛萊美終身成就獎 ( Grammy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呼,講不完啊,太多太多大大小小的獎項了。

穆帝華特斯與’獵犬’泰勒( ‘Hound Dog’ Taylor ) @ Ann Arbor Blues & Jazz Festival, 1972

本名「麥金利摩根菲爾德 ( McKinley Morganfield )」的穆帝華特斯,出生日期上也是眾說紛紜;他本人總說自己是出生於 1915 年的密西西比州滾叉鎮 ( Rolling Fork ),但美國社會福利局所登記的資料為:1913 年 4 月 4 號於密西西比州的以撒奎恩納郡 ( Issaquena County )出生;但他從 1955 年一次與《芝加哥衛報 ( Chicago Defender )》的訪談之後,就一直說自己是 1915 年出生的。我們不太清楚究竟是他自己一直記錯,抑或美國社會福利局的登記錯誤,總之最後他入土時,墓碑上刻得是「1915」年,按照他一直以來的說詞留下他存在於世的證明。

他的藝名「Muddy Waters」的這個由來又是甚麼?故事是這樣的:

穆帝華特斯的母親在他出生不久後即過世,由於那個年代的醫療資源普遍都集中在白人身上,黑人僅能獲得極為匱乏的醫療照顧。尤其像是生小孩這種重大事件,母親往往很難獲得甚麼補品補身體,再加上生產過程中可能由於器材或是資源的不足,造成黑人婦女容易因為生產過世。穆帝華特斯就是這樣在幾個月大時失去了母親,而父親呢?文獻上大多沒有記載他父親的事情。沒有母親,父親又不詳,自然而然的他便交由外婆  – 黛拉葛蘭特( Della Grant )撫養長大。「Muddy」這個英文字指的是泥巴,尤其是那種濕濕的爛泥巴攤,那麼你應該不難想像了吧?是的,穆帝華特斯小時候就是愛在泥巴裡玩耍,總是把自己身上弄得又濕又髒,但是他卻樂此不疲的照樣常常在泥巴堆裡玩樂;

穆帝華特斯的墓碑

有一天,他外婆在幫他洗澡時說:「夭壽喔,你一天不在泥巴裡玩是會怎樣嗎?」
幼小的穆帝華特斯仰頭笑著回:「可是泥巴很好玩嘛,濕濕爛爛的,還可以拿來砸人耶!」
他外婆一邊用力把他頭上的泥巴塊搓掉一邊無奈的說:「隨你便吧,泥巴小子(muddy)」
穆迪華特斯一聽到這個名字時馬上眼睛睜大,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大聲說:「泥巴小子!?我喜歡!泥巴小子泥巴小子泥巴小子!」他一邊洗澡一邊又跳又叫喊著自己的新綽號。

就這樣,芝加哥藍調之父,就從泥巴堆裡玩出了這個日後名滿天下的名字。

至於「Waters」呢?因為穆帝華特斯喜歡玩耍的爛泥巴堆是個靠近鹿溪(Deer Creek)這個地方,國外稱那種泥巴潭為「muddy water」,所以,穆帝華特斯就把名字取為「Muddy Water」。注意到了嗎?少了一個「s」,所以穆帝華特斯為了讓「Water」看起來像個姓,就改為「Waters」,使這個藝名更為完整,隨著「s」加上去,這個為芝加哥開創出「芝加哥藍調」的祖師爺,也正式奠定了自己將會使用長達了半世紀的名字。

桑恩席姆斯( Son Sims )與穆帝華特斯

我們想一下,1913 (或 1915 )年出生的他,到了十二、三歲時,應該是聽著桑恩豪斯、查理帕頓、威利布朗等人的音樂長大的,甚至瞎檸檬傑佛森等人的音樂,尤其又是在密西西比州這裡,更是耳濡目染的走到哪都是藍調。

一開始,穆帝華特斯並不是學吉他,有兩個原因:

1. 吉他比較貴一點點

2. 吉他稍微難上手

而他選擇的樂器是「口琴」,一個南方最普遍、最容易取得的樂器,隨時隨地坐下來、靠著樹幹就可以吹一個下午。一直要到他十七歲那年,他才開始學習吉他,而他的模仿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桑恩豪斯與羅伯特強生(對這兩個人有興趣的話,你可以點這裡這裡)。從他們那最原始的藍調裡,穆帝華特斯學到了三角洲藍調的精髓,不同的是,穆帝華特斯的藍調情緒鋪張更是有張力,在音樂性上也更為精緻和講究 (日後甚至領導了樂團與豪林沃夫一較高下,但也因此反目成仇)。

穆帝華特斯的走紅方式也很特別,而他的巔峰時期也不是在密西西比州,而是在芝加哥;在那裏他從木吉他轉向電吉他,也在那時成了「芝加哥藍調之父」。這段故事就留到下次來寫,他的經典曲目也留到中篇或是下篇來介紹。我會介紹給大家,原來〈I Feel Like Going Home〉這首他們成名曲之一原本並不是叫這個名字;我會介紹他和另一位大師豪林沃夫之間的恩怨;我還會介紹他的興與衰與復出;但在這些之前我們先來聽首穆帝華特斯的經典吧!

Muddy Waters – I Feel Like Going Home

 

 

直到最近我才覺得,穆帝華特斯的音樂像是我的溫柔鄉,像是我最幽暗隱密的歸屬。他音樂的張力並不會表現在強勁的節奏上,而是情緒的鋪陳上,漫溢出來的情感隨時都很容易將我吞沒。不同於桑恩豪斯,他的東西雖然沒那麼原始與粗獷,但是多了更強的包容力,可以把人所有的情緒撫平。聽他的藍調真的像是進到你最靜謐與最沉澱的聖堂裡,如果他的音樂像個女人,那麼我猜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溫柔、最體貼的女人,她不會包容你的所有情緒;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美麗內斂的女子,她腦中會有個奇幻異想、天馬行空的世界,但她從不炫耀,她低調沉穩,她把滿腹的感覺與想法藏的很好,等待你去用心地讀取,而且你要有足夠的慧眼才能體會;
那個女人絕對是史上最性感美豔的女人,她會在羞澀的表情之下讓你對她無法自拔的崇拜與掀起心底的狂熱;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懂你的女人,她的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符都輕易的撥弄你心弦,在你每一個不同的時刻裡都穩穩的掌控你的喜怒哀樂,進而把你的心牢牢的抓住;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性感的尤物,她總在深夜裡展現她最嬌媚的一面,而且只給你看,因為你正聆聽著;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特別的存在,她讓你覺得之前所有的音樂、旋律都比不上她的任何一個眼神;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獨特的個體,無論她的之前的任何遭遇,你在她音樂裡找到的將只會專屬於你;
那個女人絕對是世上最不可能讓你感到膩的個體,因為她總是給你驚喜,你聽一遍有一種感受,聽第二遍有另一種感受,不同的人聽也有不同的感受;
那個女人就是穆帝華特斯的藍調,同時,也是我心中唯一的那個「藍調」。

 

文/Vincent

圖片來源:radiounodigital.com/myamericanodyssey.com/jambase.com/aadl.org/staticflickr.com

 

park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