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音樂新聞 BBC: 電吉他學習人數超過小提琴

BBC: 電吉他學習人數超過小提琴

2276
0


根據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最新的統計報導指出,在 1763 份 5 歲到 17 歲的樣本中學習電吉他的人數佔了 13% 而學習小提琴的人數佔了 12% 這意味著電吉他正是成為才藝教育的一個重點項目。

2014 年 5 到 17 歲學生學習樂器統計
Keyboard 30%
鋼琴 28%
直笛 28%
古典吉他 20%
鼓組 14%
電吉他 13%
小提琴 12%
打擊樂器 6%
Bass 5%

而這次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 1999 年只有 41% 的孩子學過樂器,新的報告學過樂器的孩子以提升到 76% 。不過這代表還有 24% 的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因素或者是學校音樂教育失能而無法學習樂器。1999 年在同樣的族群直笛的學習人數為 19% 而只有 2% 的人學習小提琴更不用講電吉他只有 1% 的比例。

而從今年的數據可得知學習兩種以上的人口數變多,這代表著學生學習樂器時不再只專注在一個樂器上。而 21% 的年輕音樂家習慣於自學而非上課,而有 40% 已經在跟朋友一起練習音樂, 20% 開始在人群表演,甚至有 12% 的人開始在創作自己的歌,其中有 20% 的人是使用手機或平板創作。有趣的事,男生在熱門樂器上學習的比例大於女生,而女生則比較多在學習直笛,長笛和小提琴。

這次樣本中富裕家庭的有 74 % 曾經上過單獨或團體的音樂課程。而弱勢家庭只有 55% 的學生曾經上過。而有 30% 的孩子因為課程過於昂貴而無法學習,40 % 的學生表示他們在學校沒有機會上到樂器課程,較高社會地位的家庭才有辦法應付音樂學校考試以及學習提琴、銅管、鋼琴、以及木管樂器。

這代表什麼?

教師們向研究員坦承他們關注在學校的課程安排而非個人的才藝培養,學校或許或提供相關的樂器體驗但是如果要進一步的學習家長通常無法負擔相關的費用。甚至無法進一步的將它組織化,而這也不是家長們的重點,也因此無法持續的推廣樂器教育。

而這份報告將呼籲政府及個人基金會,在未來規劃經費時資金需投入在貧困的家庭中以平衡區域發展。

文/ Hammer
圖片 & 資料來源: BBC

park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