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各類排行 16 首「三十分鐘內」寫出來的經典歌曲 (上)

16 首「三十分鐘內」寫出來的經典歌曲 (上)

2343
0
U2、Axl Rose、Blink 182

許多你我現在聽到的經典名曲,通常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創作過程才生產出來的,每個音符一遍又一遍的潤飾、每句台詞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每個鼓點一遍又一遍的審視,最後,造就了永垂不朽的經典。

然而,這邊有「16 首歌」,卻只用了不到「30 分鐘」就創作了出來,並且成為該樂團、藝人的代表性歌曲之一;有些是喝醉時寫出來的、有些是隨手一彈寫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介紹這十六首歌給你,讓你驚豔一下這些人「信手捻來」的創作才華。

 

Beastie Boys – (You Gotta) Fight For Your Right (To Party)

(出自專輯《Licensed To Ill》)

這首歌幾乎等同於 Beastie Boys 的代名詞。在 1986 年時,Beastie Boys 向世人發表了這首歌,告訴大家:「喔,來吧,你得為爭取你的『派對權』而奮鬥啊!」,這首歌曲甚至排到當年 Billboard Top 100 的「第七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Beastie Boys 只用了不到五分鐘就在「餐巾」上寫下這首歌曲。

 

U2 – 40

(出自專輯《War》)

當 U2 寫下這首歌時,他們正在錄音室裡,而且錄音室經理已經快要發飆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預租的時間快要到了,卻還遲遲沒有要走的樣子,經理差一點就準備把他們全部踹出錄音室;因此,在錄音室預租的剩餘時間裡(據主唱 Bono 表示當時剩差不多十分鐘而已),他們立刻寫下這首歌,以聖經的「詩篇」為基礎,譜詞譜曲一次到位,並且當下就演奏一遍。

〈40〉成了他們日後演唱會的例行閉幕曲,至今已在所有 U2 的演唱會上被表演了超過「400 次」。

 

The Jam – That’s Entertainment

(出自專輯《Sound Affects》)

你大概很難想像這首 The Jam 最有名的歌曲、這首被滾石雜誌選入「永世最佳歌曲(Greatest Song Of All Time)」之一的〈That’s Entertainment〉竟然是吉他手 Paul Weller 在某一天夜裡從酒吧喝得醉醺醺後,回到家用不到十分鐘寫出來的,Paul Weller 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當時旋律、靈感就他媽的全跑出來。」,換句話說,要是那一天他沒有喝那麼多酒,思緒飄來飄去,他可能也沒有靈感寫出這首歌。搖滾樂就是這麼迷人,因為每個傳奇的背後都有這麼多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偉哉,Paul Weller!

 

The Guess Who – American Woman

(出自專輯《American Woman》)

這首來自於 The Guess Who 最成功專輯的歌曲,其實是有個小故事的:當時 The Guess Who 正在進行表演,而差不多中場休息時,他們在曲子與曲子之間隨興彈了些東西,主唱 Burton Cummings 這時即興地唱出臨時想到的歌詞,配合著節奏與旋律,想不到現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絡,他們這時才想到:「慘了,中場休息時間沒有錄音啊!」;不過演唱會結束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小夥子略帶害羞地跑來找他們,說:「嗯…那個….不好意思,剛剛那首中場休息的歌曲我從來沒聽過,可以請問一下歌名嗎?」,這時他們注意到這小子身上好像有錄音設備,意思就是….這傢伙在偷偷錄音要販賣盜版的演唱會錄音帶!他們立刻把這傢伙抓進後台休息室,並跟他要那捲錄音帶,因為對 The Guess Who 來說,那捲盜版的錄音帶就是這首歌的「母帶」啊!

然後,過沒多久〈American Woman〉便拿下排行榜冠軍,並成為 The Guess Who 的招牌歌曲。

 

The Rolling Stones –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出自專輯《Out Of Heads》)

這首歌是 The Rolling Stones 所有歌曲裡與〈Gimme Shelter〉齊名的兩首招牌歌,但唯一的不同是,〈Gimme Shelter〉是經過千錘百鍊的產物,而〈(I Can’t Get No ) Satisfaction〉則是吉他手 Keith Richard 在佛羅里達飯店房間裡,用兩分鐘就「玩」出來的歌曲,一玩出來後他馬上就醉倒;等他醒來之後,〈(I Can’t Get No ) Satisfaction〉沒多久便成為 The Rolling Stones 在美國的第一首冠軍單曲,也是第四首英國排行榜的冠軍單曲,只能說 Keith Richard 的天才不是萬中無一,是「億中無一」的天才!

 

Blink 182 – Dammit

(出自專輯《Dude Ranch》)

這首歌似乎是在為了《Enema Of The State》鋪路,同時這首歌也是 Blink 182 首度打進排行榜的歌曲,分別摘下全美現代搖滾(Modern Rock)的第十一名、ARIA 排行榜的第三十四名。這首歌其實沒有甚麼特別難以演奏的地方,有的就是強烈的「龐克」節奏感,不斷重複的 riff,而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是來自團員 Mark 與女友分手後的心情,只用了五分鐘不到,就把整首歌寫出來了。

雖說簡單,但是往往越是平易近人的節奏和旋律,最能引起共鳴與迴響。

 

REM – Losing My Religion

(出自專輯《Out Of Time》)

試著在 youtube 輸入「REM」 這三個字母,我保證你都不用按下” enter “鍵,下面的自動聯想就直接跳出「rem losing my religion」。R.E.M. 就是靠著這一首歌擠身當今一線大團。而據他們的吉他手 Peter Buck 說:(請注意,以下他說的話很可能會讓許多玩團的人想放棄,請自行斟酌是否要看)

「我那時買了一隻蔓陀鈴,然後看著電視上的簡易教學,結果我自己玩一玩,不到十分鐘,就寫出了〈Losing My Religion〉。喔,我覺得啊,如果你寫一首歌需要超過二十分鐘,那我想那首歌根本不值得去寫,太浪費時間了啦。」嗯,是啊,講的好像我寫歌跟喝水一樣容易是吧?

 

Ray Charles – What’d I Say

(出自專輯《Hallelujah I Love Her So》)

這首歌的誕生,在音樂史裡也扮演一個重要的時刻:靈魂樂的誕生。然而這首歌曲的創作過程會令你非常訝異:

1958 年,當時的台灣距離二二八事件已經十年,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仍有著一定的衝突,國民政府強勢的鎮壓,造成當時不少人民死亡,整個事件的餘燼直到今天仍然未完全熄滅;然而,在美國一間瀰漫著濃烈煙味的酒吧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氣氛。那天時間是凌晨一點鐘,大批的聽眾已經滿身是汗,他們靠著 Ray Charles 的演奏整整跳了一晚上的舞,然而他們意猶未盡地想要更多,更多讓他們可以舞動的音樂;所以他們吶喊著、呼叫著,要 Ray Charles 再彈、繼續彈、一直彈。Ray Charles 拗不過這些處於極度亢奮的群眾,即興創作了一首歌給大家。想不到在第一個琴鍵敲下去之後,不得了不得了,敲出了 Ray Charles 的第一張「Gold Record」,也從此敲開了靈魂樂的大門。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幾分鐘之內,這首〈What’d I Say〉就這樣闖進我們的世界。

 

 

明天,我會把剩下的八首歌同樣一口氣介紹完,今日,大家就先品味這八首經典。

(未完,待續)

 

文/Vincent

圖片來源:tonedeaf.com

 

 

park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