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音樂一直非常流行取樣 (sample or sampling) 的文化,有時候都能在一些流行歌曲中聽到一些復古或辨識度很高的旋律,這樣新舊音樂元素的混合下常帶給人們一種不同的感受。根據維基百科所寫,音樂的取樣最早起源於 1960 年代晚期。當時玩具體音樂 (Musique concrète) 和電子音響音樂 (electroacoustic music) 的實驗音樂者會在留聲機上技巧性的使用膠卷和黑膠唱片,連帶影響簡約音樂 (minimal music) 的發展,以及迷幻搖滾和融合爵士樂(jazz fusion)的出現。但在各家流行音樂類別中,最先開始取樣文化的則是嘻哈音樂。1970 年代的 DJ 們開始靈活運用混音器和黑膠唱片來刷盤。接著這樣的形式ㄧ路擴展到其他音樂,不僅帶動電子音樂和 Disco 的流行,也影響到往後的現代節奏藍調及獨立搖滾。
取樣的面貌很多,除了基本的直接節錄某個音樂的一段旋律重複使用外,它也有可能將要取樣的旋律重新編曲,再放進歌曲中;取樣也有可能只是一段擷錄的語句,例如 Blur 主唱 Damon Albarn 新發行的單曲Everyday Robots,ㄧ開頭的那段: 「They didn’t know where they was going, but they knew where they was, wasn’t it?」,就是取材自美國喜劇演員 Lord Buckley 表演裡的一個段子。ㄧ句話點出整首歌想要表達的,對於現代人在忙碌生活中所擁有的盲點。 下列幾首也是取樣音樂的代表,相信各位一定不陌生!
1. Duck Sauce – Barbra Streisand (取材自: Boney M- Gotta go home)
這組來自美國的雙人 DJ 檔,憑藉這首以美國著名演歌雙棲的藝人芭芭拉史翠珊命名的歌,在 2010 年紅遍全世界。音樂中一直無止盡出現的「嗚嗚嗚…」,就是取材自德國 Disco 天團 Boney M 在 1979 年所發行的 Gotta Go Home。另外,已逝藝人高凌風也曾慧眼獨具的翻唱了這首歌,歌名為「夕陽下山時」。
2. Coldplay-talk (取材自Kraftwerk-Computer love)
收錄在專輯 X&Y 的這首歌,藉由看似想要進行對話的歌詞,Chris Martin 想傳達的是希望人們都能更懂得去了解自己,讓自己更好。而這首歌的riff取材自德國電子音樂團體 Kraftwerk 收錄在專輯 Computer World 當中的單曲 computer love 。 Chris Martin 還特別寫信請求 Kraftwerk 能把這段旋律借給他們在 talk 裡使用,他說自己就像一個 15 歲的男生一樣,寫了些自我介紹,還畫了幾個插畫,最後還是順利促成音樂上的交流。
3. Travis-Writing to reach you (取材自Oasis-Wonderwall)
即將來台灣二度開唱的蘇格蘭樂團 Travis,在 1999 年發行的這張熱門單曲,使用了Wonderwall 的吉他和絃,更將 Wonderwall 寫在裡面當歌詞的一部分。2004 年時,更有人將這兩首歌,和 Green Day 的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放在一起做混搭。Q雜誌的 1001 首最佳歌曲內文中曾提到,主唱 Fran Healy 曾表示自己寫這首歌時是將 Wonderwall 的節奏和旋律改掉。「你可以用 Writing to reach you 的音樂去唱 Wonderwall,反之亦然。」
4. Amy Winehouse-Tears dry on their own (取材自Marvin Gaye & Tammi Terrell- 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
真的非常希望艾美懷絲現在還在這個世界上,她的專輯至今仍百聽不膩! 初次聽到時會以為是哪一位傑出的黑人靈魂女歌手? 將那種復古調調唱得如此到位! ㄧ看介紹才知道是位30歲都還不到的白人女歌手。她年輕時深受家人影響,除了幾個叔叔們是傑出的爵士樂手,本身是歌手的祖母和她愛聽爵士樂的父母,都讓她對爵士樂產生極大的興趣,也反映在她日後的音樂上。她的第一張專輯取名為 Frank,就是因為從小父親常對她唱著法蘭克辛納屈的歌。她的這首 Tears dry on their own, 其背景音樂就是取材自另外一個影響她音樂風格,有「靈魂樂王子」美名的 Marvin Gaye,和 Tammi Terrell 所合唱的 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
5. Vanilla Ice-Ice Ice Baby (取材自Queen and David Bowie -Under Pressure)
在 1990 年的某次專訪,本名為 Robert Matthew Van Winkle 的 Vanilla Ice 並不承認這首他16歲時寫的作品取材自皇后樂團的 Under Pressure,他認為這兩首是截然不同的節奏。但在之後的訪談,他ㄧ改之前態度,大方承認的確用了 Under Pressure 的貝斯編曲,並且靈感是來自於他聽搖滾樂的哥哥,剛好有皇后樂團的唱片,加上他做音樂喜歡挖他兄弟的舊唱片當成素材,再結合他擅長的嘻哈,就變成這首90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 Ice Ice Baby。
By Ami.W
圖:http://musicpub101.com/sampling/
文章參考: wikipedia,listverse.com,vib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