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心想走音樂這條路,但在初聲試啼之時卻慘遭滑鐵盧,你會堅持下去,或是轉身離去? The Cribs,這支來自英國約克夏的樂團,便面臨了這樣的問題。但他們繼續前進,並扭轉頹勢。 2001年,Ryan Jarman (主唱、吉他手)、Gary Jarman (貝斯、合音)、Ross Jarman (鼓手)三兄弟組成了一支搖滾樂團,但 2001 年並不是他們決定組建樂團的時間,早在孩童時期,兄弟三人便會利用簡單的設備,將自己的表演給記錄下來。受到前輩 Sex Pistols(性手槍樂團) 的影響,他們執著於龐克搖滾的創作形式。但同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車庫搖滾復興浪潮再起,在 The Storkes 風靡英國的影響下,The Cribs 也在龐克的元素中加入了車庫搖滾的精神,並從旋律著手,以簡單的小調合弦作為歌曲創作的基礎。在累積一定的創作量後,他們開始錄音、並在 2004 年推出了第一張專輯 “The Cribs”.
“The Cribs”.這張專輯的概念與特色相當鮮明,就是以純粹 Lo-fi 的呈現為主,既不迎合市場需求、又不強調艱澀詞彙。雖然他們首張專輯頗具個人風格,但並未讓他們在市場上受到青睞。當時,他們在英國年度排行榜上排在96名,這讓他們有些沮喪。但他們反而更加專注於下一張專輯的準備工作,2005年,他們再接再厲,推出”The New Fellas”這張專輯,除了邀請到知名唱作人 Edwyn Collins 跨刀助陣外,這張專輯比之前更加的表現出他們躁動的本質。大量的吉他切分音與更跳躍的鼓點,加上更加爆裂的嘶吼音。使他們的聲勢有逐漸上揚的趨勢。專輯中,包含”Hey Scenesters!”、”Mirror Kissers”等皆成為電台點播的熱門單曲。
當然,好勝心強的他們,並不因此而滿足。2007 年的”Men’s Needs, Women’s Needs, Whatever”專輯,邀請 Franz Ferdinand 的御用製作人 Alex Kapranos,這張專輯讓樂團取得巨大的成功,特別是專輯中 “Men’s need” 這首單曲,獲得NME 雜誌評選為 2007 年最佳單曲。專輯也在同年成為年度專輯銷量排行榜中的第13 位。
與此同時,他們也展開了海外的巡迴演唱,北美、亞洲全都留下他們的足跡,並獲得眾多音樂評論者的讚賞。隔年,他們獲得NME雜誌包含年度最佳樂團在內的四項大獎。更讓他們興奮的是,他們迎來了新團員─英國傳奇樂團 The Smith 的吉他手 Jonny Marr。並於 2009 年與他們一同錄製了 “Ignore the Ignorant” 這張專輯,獲得年度專輯銷售榜第8名。他們也一改以往狂放不羈的演唱方式,”We Share The Same Skies”透露出他們極盡狂野的另一面。可惜,Jonny Marr 於2011年因為個人因素,決定離團。2012年,維持成團初期陣容的三兄弟,又推出”In the Belly of the Brazen Bull”,同樣也取得了第9名的不俗成績。隔年,他們也發行了樂團第一張精選集”Payola” 。
當然,一支樂團的運作,除了團員的的個人能力外,彼此間的保持絕佳默契也是相當重要的。我相信,這對於對音樂皆有著同樣幾近發狂熱忱的三兄弟而言,一輩子在一起搖滾的生活,應該是最適合他們的吧!
文/西瓜
圖片來源:images.undertheradar.co.nz/redbullus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