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ICM(ICM Partners,世界最大的藝能事務公司之一,位於美國洛杉磯。) 以英國民調為基礎的研究指出,有15% 的人買了實體唱片卻不播放,聽起來很奇特,但是這件事所有普通人可能都做過,或許也包括你?衛報的音樂部落格作家Tim Jonze分享他的個人經驗: 「原因是因為那張唱片或許一直都不是那個人心中播放的第一選擇,平時那人都選擇播放其他唱片,久而久之那張唱片便未曾播放過。」
他提出有些人甚至是看外觀便下手: 「買一張唱片是因為它外表看起來不錯或傳達你的個性而非聆聽,這行為其實並不愚蠢。這是同樣的道理,我們會買美的事物,像是我們會從美麗的玻璃花瓶一直買到懷舊古早的足球節目。Urban Outfitters(美國知名購物網)早就在推銷將你的唱片黏貼在唱片框上炫耀外表給大家,而不是在你的唱盤。所以我們為什麼不能將完美的唱片封面設計轉化為一件藝術品並購買?」
除此之外,此份研究還指出,雖然數位音樂與串流服務是未來走向,在去年一整年當中,卻有57% 的人購買 CD,只有39% 採取線上購買。
ICM 的研究總 監Maurice Fyles 表示: 「儘管人們可將音樂儲存在電腦或雲端,仍舊有大批人持續購買實體專輯,或許是因為實體專輯能讓人們對於該音樂的歷史有所聯結吧,例如粉絲及收藏家瘋狂購買限量版專輯的現象。此類現象大多是因為獨立唱片行仍舊在音樂愛好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研究值得深思,MP3 及其他數位音樂取代了傳統實體,但是往另一方面想,人們內心深處依舊想回歸實體專輯,許多人購買實體專輯做為收藏、裝飾或滿足自己的眷戀之情,這其實代表人們想奪回那些被 MP3 所偷走的內心感受。
4/19 (美國時間)就是唱片行日,讓我們一起在這天瘋狂的享受各樂團及歌手為我們特別推出的音樂饗宴吧!
文/Vanessa
資料來源:BBC, The Guardian, ICM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