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及 Stoner 或者 Sludge 這些曲風時,往往容易將其定義為吉他音色十分爆裂、粗造,充滿重拍的搖滾樂,像是由 Zakk Wylde 領軍的 Black Label Society,或者是 Phil Anselmo 在 Pantera 之後所組的樂團 Down,都被視為 Stoner 與 Sludge 樂風當中的主流樂團。
但以上的例子似乎是在後來發生的重金屬浪潮中而起,最後也被歸類為重搖滾或者金屬樂團。而那些俱有更加濃厚的 Stoner/Sludge 樂團則始終沒有浮上檯面,但又獨自的發展成一個複雜熱鬧的部落……我嘗試去釐清這段各種風格元素彼此交纏的時代,重新放起這些受到忽視的「噪音」。
時間回到九零年代來臨之前,地下樂壇正有股勢力正在醞釀、不安分的騷動,並等待即將到來的汙濁雨季使他們誕生,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 Grunge 樂潮。
我在此以 Grunge 的浪潮作為時間的分野,是因為我們後人將搖滾史上的八零末、九零初視為 Grunge 油漬時代,但時常忽略了其他同時運行的音樂浪潮。並且「Grunge」一詞也是由唱片公司與樂評因為 Nirvana 走紅之後才加上的標簽,其實當時許多歸類為 Grunge 的樂團都俱有濃厚的 Stoner/Sludge 元素,以最為人所知的例子來說 Soundgarden 以及 Alice In Chains 便是如此的例子。
像是某種必然發生的命運,跨過了九零年代,Grunge 不但影響了當代的青年,也透過電台與乍興起的MTV頻道,成功地闖入主流市場中。雖然這陣大雨在那位藍眼金髮的青年舉槍自盡之後逐漸消散,但Grunge已經對往後的 Indie Rock 或者是 Alternative Rock 造成了極大影響。
而我想說的是另一段歷史,可說是搖滾史中的秘密時代,當眾人都歷經那股由Nirvana 所引領的 Grunge 浪潮的爆發時,同時也有許多奇異、古怪的種子在一片污泥中慢慢發芽。這些音樂在當初與後來大紅大紫的 Grunge 同時成長、醞釀,但後來卻走向更具實驗性與冷僻的領域,於是當 Grunge 以融合龐克_流暢的編曲打入主流市場時,Stoner 與 Sludge 樂派的樂手們則是持續吸收著早期搖滾樂的骨幹,像是迷幻搖滾、草根藍調等等,並持續與更前衛的元素結合,繼續打造屬於他們自己隱匿、無人發現的地下社會……
在原始的定義上,「Stoner」一詞源於美國俚語,用來稱呼大麻使用者,所以「Stoner Rock/ Metal」也被稱為是「大麻搖滾」。簡易來說此風格最鮮明的特色是噪音、充滿髒污的音色,並且身受早期的搖滾、龐克、重金屬樂團影響像是 Black Sabbath、Blue Cheer、Deep Purple 等等,同時也融入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酸搖滾(acid rock),或者是南方草根藍調的特色。我們時常能在 Stoner 風格的音樂中聽見冗長迷幻的吉他獨奏,以及貝斯低頻的轟炸。而專輯封面與樂團logo大多沿襲了六七零年代的迷幻搖滾風格,充滿鮮豔扭曲的視覺圖像。
另一個曲風「Sludge」,字面上意為「污泥」,彷彿會讓人直接聯想到Grunge,時常被定義成較為強烈的油漬搖滾,但其實 Sludge 與 Grunge 互相影響,但受到更多噪音搖滾的影響,使整體風格變得更加焦躁、猛烈。也導致大多的 Sludge 樂團朝向重金屬界發展,到了後期更是與 Drone Metal、Post Rock 結合,成為今日我們所說的 Post Metal。
很有趣的是,在這個搖滾樂的黑暗時代,各種曲風開始擴張、盤踞領土之時,Stoner與Sludge這類難以區分的曲風,似乎是唯一將 Heavy Metal 與 Classic Rock、Hard Rock、Blue 完整地揉合、造就了一種兼容並蓄,同時也難以定義的變形載體。
到了現代,各種元素與手法不斷的演化、遷徙。Stoner/Sludge 的風格早已與前衛金屬、後搖滾、情境音樂、實驗音樂結合,造就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樂團,也成為一段躲藏在搖滾史背後的秘密歷史……
文/Blun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