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主題專文 進擊的音樂祭!探討全球音樂祭巨大化現象(上)

進擊的音樂祭!探討全球音樂祭巨大化現象(上)

1109
1

夏季音樂祭已成為全世界夏天的最大活動

圖1:Summer Sonic 2013

講到大型音樂祭,或許會想到每年夏天一連串的音樂活動,日本的 Fuji Rock 或是Summer Sonic 總是大咖雲集,連台灣樂迷也不陌生。但就算夏天還沒到,台灣的春天就開始有春吶、春浪、搖滾辦桌等活動開跑。對全世界的音樂業界來說,在「CD賣不動」的這個時代,演唱會事業就像是湧現大收益的魔法之泉。

圖2:美國加州 Coachella 2014音樂祭

從全球的觀點來看,無論美國或英國,都增加了多個大型音樂祭,觀眾數也屢創新高。美國加州的 Coachella 音樂祭在 2012年 有15 萬人,2013年 18 萬人,今年活動辦在 2014年 4月,門票早就銷售一空。日本的戶外音樂祭由於上山下海,容易受天候影響,但去年的 Summer Sonic 在東京、大阪兩地總計動員23萬人,創史上新高。即使Summer Sonic 在每年八月中旬舉辦,但首波出演名單早在大雪紛飛的一月份就搶先公佈,將整個活動的宣傳時間拉長到半年以上。

圖3:Coachella 2014門票已銷售一空

EDM在全世界蓬勃發展

有一說是因為電子舞曲音樂 EDM (Electronic Dance Music)的潮流在全球擴大,因此EDM的樂手演出、巡迴等等形成一股商機。2012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Electric Daisy Carnival 音樂祭在三天內聚集了35萬人,在邁阿密舉辦的 Ultra Music Festival 也有33萬人參與。光是單一音樂類型就如此具有吸引力,特別受到十幾二十歲青少年歡迎,成為全球音業界人注目的對象。

大牌藝人演唱會的收入更為可觀,2012年首屈一指的天后瑪丹娜巡迴演唱會,就動員了160 萬人,收入超過2.3億美元。無論是演唱會主辦單位,還是音樂祭的營運團隊,都磨刀霍霍對這塊LIVE市場大餅興致勃勃。也不難想見何以台灣的老牌歌手樂團,全都一一復出,甚至上演大團結戲碼展開一場又一場演出。

文/ deen
圖文來源:markezine.jp

後續 : 進擊的音樂祭!探討全球音樂祭巨大化現象(下)

 

 

Previous articleBon Jovi 的吉他手 Richie Sambora 為何遲遲不歸隊 ?
Next article進擊的音樂祭!探討全球音樂祭巨大化現象(下)
Roxy Rocker 是在台灣,致力推廣搖滾音樂文化的推手, 隸屬1982年起經營搖滾音樂場景的 ROXY 系列音樂酒吧. 2012年五月五日創建 roxyrocker.com 搖滾新聞華語網站.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