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樂迷來說,智慧型手機或隨身平板在生活上扮演的角色可能更遠遠超過一般人的需求.因為,許多串流影音APP,讓樂迷幾乎能夠隨時地聆賞音樂與掌握音樂相關的訊息.
提供即時的音樂資訊辨識功能的APP ,如 “Shazam” 與 “Soundhound “是發展較早,也幾乎是所有樂迷的手機中必備,功能最強大的兩款,日前, “Soundhound “宣布與串流音樂電台 Spotify 的服務結合.也就是說,此後,”Soundhound “的用戶,在任何環境或時間利用”Soundhound “做了音樂的搜尋結果,就可以在 Spotify 建立專屬於個人的 playlist ,這個被記憶的搜尋結果,將便利用戶在自己控制的需要時收聽完整的歌曲.至於 “Shazam” 也在稍早宣布了與”Spotify”功能相同的”Rdio”提供同樣的合作.(“Rdio”,目前並沒有開放台灣地區的服務,)
根據前日宣怖將作重大改版的 “Shazam” 調查數據,平均大約一個月的使用流量,全球每分鐘至少有722個人正在使用 “Shazam” 中,”Shazam” 與 “Soundhound “掌握了樂迷的搜尋紀錄,所有的資訊分析結果,將對音樂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warner music” 就在上個星期宣布,將全面提供旗下所有音樂與藝人資訊與 “Shazam”合作.目的就在更早一步由 “Shazam”的搜尋記錄中發掘與掌握新興藝人的市場動向先機.至於”Soundhound “就更早先與”Allmusic”網站及Amazone”網站合作.提供即時的音樂資訊,甚至購買管道.
毫無疑問,如何發掘與綁定更多死忠用戶,如同”Facebook”砸下大錢的所謂”防禦性併購 What’sApp “,意圖絕對領先 “Google”的布局通訊平台與隨身應用裝置軟體. “Shazam” 與 “Soundhound ” 較勁,爭先擴大提供用戶更方便與更深層的服務,是場殘酷現實的商業戰爭,對於樂迷來說則是先蒙其利的好戲連台.
您的手機或平板中,安裝了哪一個App ? “Shazam” 還是 “Soundhound “? 這一場商業大戰,您看好誰是最後贏家?
~凌威